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今年教育工作的主题确定为“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满足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对美好教育生活向往的需求作出的科学决策,是对多年来我国教育坚持优先发展……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今年教育工作的主题确定为“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满足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对美好教育生活向往的需求作出的科学决策,是对多年来我国教育坚持优先发展、坚持保障公平、坚持提高质量的公共教育政策的继承和发展。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是基石,质量是核心。这里的“公平”,是有质量的公平,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特色、优质教育需求的更高质量的公平,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以高质量发展方式为支撑的教育公平。各级政府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教育工作的战略部署,要统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促公平。保障教育公平是我国公共教育政策的基石,促进教育公平仍然是今年教育工作的“重头戏”。报告要求: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在教育投入上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继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深入推进教育扶贫,加大对各类学校家庭贫困学生资助力度;加快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支持中西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等等。

  解难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方略之一。报告中最温暖人心的承诺,就是“把人民群众最关切最烦恼的事一件一件做好”。报告倾听人民心声,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各级政府要切实解决三大教育难题:切实降低农村学生辍学率,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学有所教”上确保“一个都不能少”的必然要求;抓紧消除城镇“大班额”,这是适应城镇化要求,让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享受到更高质量教育的必然要求;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这是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快发展。关于教育工作的部署,报告着墨最多的是学前教育。报告强调,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家庭的希望。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这是人民心声的反映。学前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解决好“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切的重大问题。同时,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人才培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报告还要求“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双一流’建设”等。

  强队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生活的向往,对教师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报告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要求,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事关民族复兴伟业的优先位置,切实抓好各项建设改革任务的落实,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的教师队伍。

  抓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深化教育改革。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改革”是政府工作报告中运用频率最高的词汇,达97次,为历年之最。报告强调:深入推进教育、文化、体育等改革,充分释放社会领域巨大发展潜力。各级政府要统筹谋划好“扩大教育领域开放”“支持社会力量增加教育服务供给”,在教育领域推进“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各项改革。

  优保障。在总结过去5年教育工作时,报告中有一个令人鼓舞的结论,这就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持续超过4%。”在国内外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财政增收压力加大、各项民生保障要求不断提高的大环境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生活的需求更加强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各级政府必须持续稳定地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必须紧紧抓住确保财政性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低于4%的这一要求不动摇。

  (张志勇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