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关系着贫困地区能否真正摆脱穷根,从文化上、观念上、精神上真正匹配经济上的脱贫。
在“冰花男孩”受到各方关注并得以进京实现一系列“小目标”时,马云与众多企业家一起畅谈教育扶贫。马云认为,教育有多强,主要看我们最弱的教育有多弱。也正是有感于贫困地区的教育之弱,马云一直致力于贫困地区的教育脱贫事业。
的确,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关系着贫困地区能否真正摆脱穷根,从文化上、观念上、精神上真正匹配经济上的脱贫。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共同关心。但真正脱贫一定要靠自己,这指的是一种精神状况,要摆脱等靠思想,以坚毅的苦干精神,为脱贫注入内生动力。而全社会群策群力,共同关心关注教育扶贫事业,则是通过共同的力量,为贫困地区的脱贫注入更大的推动力,让脱贫快些更快些,让孩子们吃到的苦少些再少些。因此,马云加快寄宿制学校的建设,配备校车,让留守妇女通过培训成为生活管理员的设想,有着现实的可操作性。
这几天,我恰好在大凉山深处的一座大山里扶贫,也刚刚遇到一位“逃学”的孩子。经过几次交流,知晓这位孩子“逃学”的原因,是到县城读书后,成绩与其他同学有较大差距,因此产生了不再读书的想法,“还不如回家打工”。在外面的孩子为上哪所名校、接受何种教育模式苦恼的时候,这片土地纯朴的孩子们却因为各种困难,随时都有辍学的可能。学习跟不上、离家太远、家里没劳动力……这些都是辍学的常见理由。我们帮扶的村离乡政府和中心校有十四五公里的山路,由于学校承载能力有限,不少孩子只能走读,和“冰花男孩”一样顶着严寒和酷热行走在山路上,而这样的场景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并不罕见。
有统计显示,在14个国家特困连片地区的708个贫困县中,10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近5万所,这些学校中有很多分布分散,条件简陋。根据《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发展报告》(2016)显示,农村小学生平均单程上学距离为5.4公里,农村初中生平均单程上学距离为17.5公里,很多农村学生每天上学往返要用去四五个小时。
而由于基础设施的落后和财力严重不足,当地引不进、留不住优秀教师,教育质量一直在进行低水平循环。这里的孩子们即使小学毕业或者初中毕业,在进入更高层级的学校后,也因低水平教育导致学习能力、知识储备的差异产生巨大心理落差,辍学压力因此而来。我所遇到的那位“逃学少年”在中心校可谓品学兼优,但一旦与城里孩子比较,却劣势尽显,也严重打击了自信心。
这就体现出提高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和提升农村教师能力素质水平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教育是扶贫事业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从客观因素来看,贫困有着历史、地理、政策等原因;从主观上看,也有形象贫困、消费贫困、习惯贫困、见识贫困等因素。简单说来,形象贫困是生活形象落后,卫生习惯落后;消费贫困是不知节俭,不善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导致;习惯贫困是落后的陈规陋习,如为了面子的高额彩礼、红白喜事大量浪费等致贫;见识贫困是因为没有见过更好的生活,导致没有改善自己生活生产条件的动力。
上述主观因素往往是比客观因素更难改变、根深蒂固的贫困原因,它们还会相互作用,让扶贫成果不断被侵蚀。然而,这些主观原因都能通过教育得到根治。我在凉山扶贫过程中,一位老乡就告诉我:“娃儿一回来,就说你们咋不讲卫生,这么脏也看得下去,对身体健康不好!”他说,他读寄宿制学校的孩子每次回来,都会提更多让他们改变生活习惯的要求,并给他们讲外面的生活方式。
孩子的眼睛就是村民的眼睛,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会把这种观察带回家去并寻求改变。家长也会在这一过程中由被动渐变为主动,产生脱贫改变面貌的内生动力。但在教育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在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上,群众是没有办法“靠自己”的,只能依靠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才能改善教育条件,让“最弱”的农村教育逐步强起来。
因此,马云的倡议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操作价值,而借助“冰花男孩”带来的关注“流量”,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发力,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必然指日可待。
(作者系四川省凉山州扶贫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