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充分认识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开展全面排查,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整治。

123.jpg

博物馆里的中小学生“低头族”视觉中国 供图 

  暑期本是学生走出校门、走出家门,进行社会实践的大好时光。但理想照进现实,这却成了学校和家长的美好期望。手机上嵌着的那方小小屏幕就像黑洞一般,具有无穷的吸引力,锁住了学生的视线和脚步。当前,打游戏、刷视频等“低营养”网络生活,使得不少中小学生出现了沉迷游戏、行为失范、价值观迷失等问题。为引导中小学生合理健康使用网络,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与此同时,学校教育也亟须补上这一课。

  ——编者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充分认识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开展全面排查,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整治。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小学生的网络生活现状面临严重危机。考察中小学生网络生活现状,揭秘中小学生网络沉迷行为背后的原因,并提供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与建议,成为当前迫切研究的课题。

  中小学生网络生活现状面面观

  当今的中小学生是伴随网络成长的一代,是“网络世代”( The Internet Generation)。笔者对全国10—18岁的10568名中小学生的网络生活现状进行了调查及实际考察,调查发现:

  中小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娱乐行为”占主导。笔者通过“你认为用网络可以做什么”“如果你现在有1—2个小时的空闲时间可用于上网,你会做什么”等问题,由知到行考察中小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以及网络行为表现。调查发现,中小学生在网络空间的“娱乐行为”占主导,网络行为活动的主要内容为:游戏、娱乐、聊天等。网络的娱乐功能在中小学生网络使用中过度发展,弱化了学习等其他功能,限制了学生使用网络的范围与深度,影响了网络促进学生发展的机会。

  中小学生获得的网络情感体验“喜忧参半”。在被调查的中小学生中,有56%的中小学生认为获得的是正面的、良好的网络体验,有27%的中小学生认为获得的是负面的、不好的网络体验,有17%的中小学生选择的是中性的网络体验。与朋友交流、玩游戏、做与作业或研究相关的事情,以及查找信息等获得的体验大都是正面积极的;垃圾、病毒、无益的弹出窗口迫使进入攻击性网站是获得不好体验的主要内容,负面体验主要为遭遇网络欺凌、查看了不适合的内容、在网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却没有任何收获等。

  意义感缺失,对破坏性事件持“无所谓”的态度。为了解中小学生在网络空间对关键事件以及对网络实践活动意义建构的态度,笔者分别从中小学生对网络实践活动意义的理解、对破坏性事件的态度两个方面展开调查。结果显示:45.85%的中小学生经常在网上闲逛,中小学生上网因没有明确的目的与任务,常处于无目的、无任务、无问题导向的失控状态。有43.02%的中小学生对网上破坏性事件,如盗号、木马以及网上聊天中的相互欺骗、辱骂等持无所谓的态度。中小学生网络实践活动的无目的性,意义感缺失,是非价值观念模糊,限制了中小学生使用网络的范围与深度,影响了网络促进中小学生发展的机会。

  主体责任感弱化与交往伦理的淡化。主体责任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自我负责;二是对他人负责。在调查中,对于“你在网上说的话都是实话吗”这一问题,47.01%的中小学生认为网络世界是虚拟世界,可以在网上说谎。只有16%的中小学生承认自己在网上说的都是实话,42%的中小学生承认自己在网上说的多数是实话,18%的中小学生在网上说的实话不多,10%的中小学生承认自己在网上说的没有实话。从中小学生网络交流的语言看,“随意”“片段化”,从交流的内容看,“发泄心情”“打趣调侃”“半真半假”“虚实结合”,成为网络交往的主要特征。

  主体价值弱化,“虚拟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间显现双重人格,与他人交往缺乏信任感。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在匿名空间与实名空间有不同的表现,虚拟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间显现双重人格。48.81%的中小学生认为“在网络上我可以扮演成其他人,网上自我是虚拟自我,与真实自我没有关系”,36.21%的中小学生在网络匿名空间愿意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在网络空间,中小学生的自我身份呈现是“发散的”“多元化的”,对他人的身份认同也是“离散的”“碎片化的”。网络的匿名化使中小学生造成自我现实感的过度缺失而导致“网络沉溺”。

  对互联网时代中小学生发展的建议

  中小学生在网络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与困惑,折射了网络技术的两面性本质,也反映了网络对他们发展带来的双重影响。互联网时代,中小学生要摆脱网络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及生存异化危机,使自身获得更大的自由与发展,需要学校和家庭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学会阅读网络世界,并提高批判意识、鉴别能力、反思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意义建构能力等,最终提升网络素养。

  不仅学会阅读多元文本,也会阅读网络世界。中小学生的网络实践活动是中小学生内心世界与网络世界的对话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仅是阅读网络文本,而且是阅读网络世界,形成对网络世界的认识,进而建构网络世界对自身发展的意义,建立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与联系,进一步影响调节他们在网络世界中的行为。因此,应提高中小学生阅读网络世界的能力,在网络实践活动中能主动建立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在与网络世界的际遇中开展积极的对话与思考,不仅与网络文本进行互动,而是更深层次地建构意义,丰富发展思想观念,形成个人对自我、对他人、对世界的认识。

  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对网络实践活动内容的甄别与判断。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帮助中小学生区分虚与实、真与假的能力,是帮助他们建构意义的基础。网络空间具有生态化、多元化与复杂性,因此,在进行网络素养教育时,要引导中小学生不仅对所置身的网络空间信息、观念进行分析、评价、判断,而且对网络文化所渗透的价值观念做出评判,有依据性地做出选择与决策,同时对自身的网络行为做出思考、选择、调节与决策。

  提高鉴别能力,与网络建立适度关系。网络世界价值观念多元,信息良莠不齐,中小学生在网络实践活动中应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儿童与网络的关系是多元的,一方面通过参与网络实践活动,在与网络的互动中鉴别信息、建构意义,形成自身的理解,建构与网络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自身参与网络实践与创造,影响改变网络世界。鉴别能力影响着儿童与网络关系的双向建构,帮助儿童建立与网络的和谐关系。因此,应着力引导中小学生在网络实践中发展鉴别能力,这是儿童与网络建立适度关系的基础。

  提高反思能力,主动将自身的网络行为活动及其结果建立联系。在网络实践活动中,通过反思,中小学生可增强网络行为活动的目的性,主动建立当前的网络行为与结果的联系,有计划地对网络活动做出思考、设计、规划,主动寻求网络探究达到目的的方法与途径;另一方面,通过及时反思,不断调整自身的网络行为,使网络行为成为合目的的行为,减少网络行为的盲目性。同时,反思也有助于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与提高,发展心灵的敏感性,增强他们的主体精神,培养其内在的思考能力,进而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长与发展。在网络空间或现实生活中,中小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校和家庭应发展中小学生在网络空间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中小学生利用网络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促进中小学生成长。

  发展意义建构能力,引导中小学生在自身的网络实践活动中获得意义。发展意义建构能力是提升中小学生与网络关系境界的根本,也是促进他们能在自身的网络实践活动中生成意义,进而与网络建立和谐关系的基础。网络情境的复杂性与高速流动生成性,要求中小学生能够动态地与自身经验建立联系,认识自己与所置身的网络世界的关系,并深层次地认识感知理解当前网络实践行为活动的意义及其价值,进而发展与完善自身的网络行为。

  (作者:李宝敏,系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副研究员,本文系华东师范大学跨学科工作坊“E时代青少年网络素养本质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及智库成果培育“中小学生网络沉迷归因分析与教育引导对策研究”资助研究成果)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