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学习环境改变了传统式教学中“教师主宰一切”的局面,改变了“黑板+粉笔”的过于单一、枯燥乏味的传教方式,较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课教学中,对于不同课题可以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比如:直观导入、实验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等多种方法,通过PPT、录音录像和电脑等这些媒体,将教学内容的展示更加直观和有趣,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1.将抽象概念、理论直观化。利用信息技术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演示出来,便于学生观察理解。比如,学习“盐类的水解”时,对于盐溶液的酸碱性,学生通常只能看到实验结果, 听到教师的理论过程, 但抽象的微观反应使学生难以对实验本质理解,这时可以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三维的动画效果,将盐类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的全过程立体展示给学生。通过对微观世界动态模拟, 把真理、概念描绘得栩栩如生,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弱化了学生对实验结果的疑惑, 加强了对概念的理解。

  2.将物质结构、反应原理形象化。利用信息技术把物质的微观结构或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等,这些都有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含有烃基和羟基的有机分子结构式,可以通过Anthorware制作成动画,用3DS制成分子结构的模型,先立体地展现其结构的特点,再旋转到不同角度,让学生通过观察,对微观结构特点一目了然,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3.弥补化学实验的不足。高中化学中一些有毒的、有危险的实验是无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的,这时,可通过播放录像的形式演示出来。比如,碱金属在Na以下的K、Rb、Cs与水反应、氢气与氟气在暗处和光照下的反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等,这些实验都有非常大的危险性,如果借助多媒体摄像技术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完成这些实验,既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实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又可以避免对师生身体的损害。

  三、利用信息技术增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使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大大节省老师板书的时间,能让教师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向学生讲授更多的知识,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学生在单位的时间内能学到更多的内容,使得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多媒体技术中的图片、声音等技术展示远比过去枯燥的语言讲述更加有吸引力,而且包含的信息量比单一的板书信息量更大,有趣的多媒体画面展示一方面使学生的听觉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也捕捉了学生的视觉,学生在有效吸收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习效率也就随之提高了。

  四、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化学”个性突出。在日常教学中,由于教科书可提供学生的参考资料较少,教师手中虽然收罗了较多较好的资料,但又不可能在较短的课堂时间里让学生一一品读。如果我们将这些资料或相关链接整理到个人教学博客中,这样不仅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视野,也加强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同时,学生也可以将个人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观点在博客中交流,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另一方面迎合了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学生们的交流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得心应手,加强了学生的理解及自我知识面的拓展。另外,教师也可以将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利用PPT通过摄像技术拍摄成 视频,然后将其下载保存到电脑或手机中,实现“移动”学习,方便学生能针对性地反复观看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既帮助老师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在课堂上实际操作的内容,同时又真实地记录了教学内容,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性。

  信息化学习环境改变了传统式教学中“教师主宰一切”的局面,改变了“黑板+粉笔”的过于单一、枯燥乏味的传教方式,较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