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中小学而言,STEAM也许不只是又一次与国际教育改革前沿动向接轨的尝试,更重要的是它被寄予了创新和丰富中小学科学教育内涵与传统取向,进而转变基础教育学习方式和育人模式的厚望。

timg (2).jpg

(网络配图)

  对我国中小学而言,STEAM也许不只是又一次与国际教育改革前沿动向接轨的尝试,更重要的是它被寄予了创新和丰富中小学科学教育内涵与传统取向,进而转变基础教育学习方式和育人模式的厚望。因此,探讨STEAM教育中一些标识性概念在教育实践中的意蕴,对有组织地推进STEAM教育尤为必要。

  其一,STEAM教育中的跨学科与学科。跨学科学习是STEAM教育的重要标签之一,它至少有两层含义,即超学科性和多学科性。超学科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描述为“在不同的学科之间,横跨这些不同的学科,取代并超越它们,从而发现一种新的视角和一种新的学习体验”,它代表学习有协同作用和整体效应,如:相信自己能解决任何问题的成长性思维,创新思维、审辨性思维、合作能力等均在此列。多学科性,一方面,它以理工教育为载体和突破口,强调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特定学科的联接;另一方面,又区别于着眼于获得全面、完整的多学科知识的结构化主题学习,它将学生置身于“理工专业人员”的角色,鼓励学生在特定的学习场景中,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运用S、T、E、A、M等学科的视角、思维方式、工具与知识来观察世界、理解世界、改造世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其二,STEAM教育中的真实任务。作为STEAM教育实践的另一重要概念,和所有的真实任务一样,STEAM教育强调真实任务对学生具有意义,强调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情境,强调动手操作与实践。然而,除此之外,它更强调任务目标与过程设计的STEAM学习导向性——不是简单地提出一个开放的、笼统的任务,STEAM真实任务中包含嵌入有意设计的STEAM学习支架,促进STEAM学习的真实、有效发生。STEAM教育实践,这类有意设计的学习支架形态有三:一是真实任务的成果或目标常常有“明确要求”,也体现为STEAM学习的评价“量规”设计;二是任务实施中聚焦STEAM素养的养成,如:发挥STEAM在任务推进中的独特作用,复盘STEAM的过程与方法,优化STEAM学习策略,等等;三是STEAM学习资源的投放设计,有梯度、有结构、有节奏地为学生运用STEAM思维方法、知识、工具提供支撑。

  其三,STEAM教育中的E与T。STEAM教育与工程、技术的联接,并不是直接教授学生工程与技术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工程视角和有效运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的能力。工程视角中的任务都是具体的、有特定需求与限制条件的任务,而非抽象的、标准的教科书任务。在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有意设计的任务需求分析与完成任务的限制条件分析、变量控制与参数调整、测试与迭代优化等,强化工程意识、工程思维,通过包括测量工具、专业数据库、构建工具、数据分析工具、计算工具等等在内的仪器、装备、软件等技术工具的使用,让学生学习运用合适的技术解决问题。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所长 林莉)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