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数据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大有作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

  往常,一到开学,最让李华灿发愁的就是学校的信息技术课。

  李华灿是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忙令小学的校长。“这里互联网发展相对落后,硬件设备不齐,也找不到专职教师,每次孩子们吵着闹着要上计算机课,我就头疼。”望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李华灿十分无奈。

  临沧地处西南边陲,山区多、贫困面广,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校际、城乡之间差别显著。为了改变落后的教育条件,近年来,临沧市全面提高“ 、电子白板配备率达100%,让李华灿松了一大口气。“备课时间大大加快了,课堂效率也更高了。”李华灿高兴地说,“现在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两节课的内容可以整合成一节课来上,我用快节奏、大容量来形容我现在的教学状态,现在可以说是过去教学效率的3倍。”

  “用电子白板上课比过去板书有意思多了,懂得也更快。”王茂生是李华灿的得意弟子,“过去老师上课讲的内容,有时候没有听懂,只有去找老师单独辅导,现在我自己就可以用电子白板上保存的内容复习。”

  刚刚过去的期末考试,王茂生的数学成绩新鲜出炉,从过去的80多分,到这次的满分成绩,王茂生得意极了。“班里的平均分也从过去的不到90提升到了97.6。”身为任课老师的李华灿更是骄傲,“利用电子白板等技术呈现的教学内容更加直观、便捷,和孩子们的互动也更好,教学精华都浓缩了,成绩当然更好了。”

  引进来、走出去

  优质课程可共享

  随着互联网技术深入惠及教育,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孩子享受到了“互联网+教育”的红利。对于边远地区,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交换不仅意味着教育优质资源的引进来,更带来了教育的走出去。

  在临沧沧源县国门小学的全自动录播教室内,一堂公开课上得别开生面。

  教授三年级语文的李学丽老师在上面授课,另外一位老师利用教室的操作平台,通过教室内的几个拍摄机位对课程全景、教师、学生、板书等情况进行录制,而同时远在昆明的名师通过网络直播听课,并第一时间进行了评课。

  据介绍,沧源在3年前就尝试开展过网络“晒课”活动。当时从全县中小学中挑选了25节课堂视频晒到网上,结果吸引了近2000人上线评课。

  “过去看不到自己的表现,很难发现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因而也就不能及时跟进改正。”李学丽感慨道,“有时候要到录像结束回看时才会发现各种不合适的口头禅、错别字,因为要网上评课,这督促着我们要不断改正,把近乎完美的课程展现出去。”

  “技术的提升改变了学校的教研形式,也能更便捷地让老师们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课后反思。”叶波说,“老师不仅可以利用网络的优质资源上课,让孩子们不出深山就可以享受到和发达地区一样的名师授课,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教育课程分享出去,总结经验,不断提升。”

  网络的提质增效为提高山区、边疆地区教育质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打一个比喻,网络基础设施的配备可以说是让我们的教育从二级路真正变成了高速路,但是高速路上必须要有车跑起来、跑得快才能实现路的价值。”叶波说,“互联网+教育不应该仅仅只是将过去纸质、黑板变成电子这样粗浅的改变。对于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需要更多深层次的挖掘。”

  “网络上的优质课程资源还是相对稀缺,信息化技术更新换代快对于资金的要求也非常高,目前还存在不少缺口。互联网+教育虽然解决了便捷性、学习效率、资源共享的问题,但我们还是期待互联网+教育能有更多的内涵。”李华灿说。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