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作为教育界委员,我曾赴湛江特呈调研老少边穷岛乡村教师生活工作状况,曾在江西、天津与特殊教育教师促膝长谈,也曾到甘肃临夏为学前教育发展鼓与呼。教育领域的每一项改革都牵动教育界委员的心,这其中,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最令我欢欣鼓舞。

  五年来,作为教育界委员,我曾赴湛江特呈调研老少边穷岛乡村教师生活工作状况,曾在江西、天津与特殊教育教师促膝长谈,也曾到甘肃临夏为学前教育发展鼓与呼。教育领域的每一项改革都牵动教育界委员的心,这其中,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最令我欢欣鼓舞。

  这些年来,我们看到高等教育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项项举措如卷轴展开,书写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奋力之笔。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7年9月,“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一批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逐步形成,中国高校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必然会明显提升。

  地方高校在争创一流。2015年11月,三部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让我们看到高校转型初见成效。转型改革试点如星火燎原般在全国200多所地方高校开展,安徽、重庆、长三角地区还成立了区域性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校企合作创新发展联盟”等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带动一大批行业企业主动与地方高校对接,地方高校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成果愈加丰硕。

  中西部高校在迈向一流。2016年6月,国办《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推进,中西部高校展现新姿,人才“孔雀东南飞”现象得到缓解,“穷省办大教育”的财政性问题得到有力化解。伴随“一带一路”建设,教育部专门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中西部高校正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对外交流的桥头堡。

  新兴学科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持续推进。2017年《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颁布,回应了众多政协委员有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改革的期待。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及新经济发展的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备受瞩目,新工科建设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链条。企业深度参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越来越注重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企业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与高校共同开展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高等教育正在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输送一批批人才。

  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热情高涨。45岁以下青年教师已占高校专任教师七成,成为了高校立德树人的主体力量、践行创新使命的核心力量。《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明确“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2015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若干规定”颁布,一项项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政策为高校教师松绑,让他们在广阔舞台迸发创新激情和潜力。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战略目标。我们期待并坚信,在新时代、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进程中,高等教育一定会有更大作为,为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动能,为创新驱动注入新的动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提供更强大的智力支撑。

  (作者马德秀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