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新阶段,各地既要谋篇布局新的改革任务,也要审视回顾已经完成的改革项目。

  进入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新阶段,各地既要谋篇布局新的改革任务,也要审视回顾已经完成的改革项目。纲要实施以来部署的教育体制改革项目,已逐步进入收官和成果推广阶段。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对已有改革成果的识别、推广,使局部试点试验产生的改革成果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从众多已经完成的改革项目中识别出具有推广价值的成果,是改革成果推广的基础。通常需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要求:

  一是识别范围清晰。具有推广价值的改革成果,首先应该是一项规范实施的改革项目,比如有科学的改革方案、明确可测的改革目标、完整的实施过程、规范的成果认定程序等。推广案例需要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改革项目中选择。

  二是识别要素全面。现实中不少教育改革成果,有的符合改革需求却难以在不同环境下“落地生根”,有的成果在实施上可行却可能与原有政策发生冲突。比如市辖区在骨干教师交流方面的改革经验,就很难在自然地理条件迥异的山区县推广。显然,改革成果推广对改革目标定位、资源投入水平、社会观念文化等都具有严苛的要求。因此,对改革成果的识别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某个单一视角、要素的判断。

  三是识别方法科学。目前主要以行政部门认可、专家评定等方式进行认定,但是在两方面意见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往往容易给推广区域内使用者造成选择困难,也容易使推广实施存在一定风险。理想的选择是行政部门认可与专家评定并重,重视做好对改革成果的深度分析和专业解析。目前已有多地采用案例评比、案例发布方法进行改革成果认定与推广。

  改革成果推广通常有行政指令、推介、竞争性试验、自主学习等不同策略。一个区域内教育改革成果推广采取何种方式,以往行政部门具有更大话语权。随着地方政府理性意识增强以及对改革风险防控的外部约束,行政部门需要充分调研下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改革需求、尊重其选择改革方法的合理权利。

  因此,竞争性试验、自主学习等成果推广方式将更多地被地方政府采纳。比如某省出台的《关于促进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提出,实行集团化“可以采取委托管理式、多法人组合式、单一法人式、九年一贯制、同学段联盟、跨学段联合等办学形式”,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从有利于优质生成、均衡发展的角度创新办学形式”。

  这样的推广策略,为改革成果在推广区域落地生根提供了土壤,便于改革成果在不同环境下开花结果。更深层次意义上,这种策略体现了依法行政的理念,收到了激励下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主动改革意愿的效果。如果推广区域内的大多数主体都希望参与试验、使用改革成果,一种竞争性试验的改革成果推广环境就形成了。

  在教育改革成果推广过程中,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发挥着组织者的作用,但是不应该包办、替代其他主体的参与。研究表明,媒介是改革成果推广不可缺少的要素。就当前教育改革领域而言,这些媒介要素正在向多样化发展,比如新闻媒体、专家学者或专业机构,以及专门从事某项改革成果推广的课题组或支持机构。伴随着竞争性试验、自主学习等成果推广策略的广泛使用,未来改革成果推广的支持服务将会向专业化、专门化、参与式等方向发展。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