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为适应和引领新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高等教育作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准公共产品,应该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改革中做到“精准”发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为适应和引领新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高等教育作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准公共产品,应该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改革中做到“精准”发力。

  通俗地讲,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主动调配教育产品种类和数量,增加有效供给,形成结构合理的教育产品群落,最终实现人才培养能力的“倍增效应”和良性发展。

  近几年,普通高等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呈逐年增长态势。据统计,2015年该项预算支出为18143。57元,比上年增长12。67%。但是,增加经费预算决不意味着要“扩大盘子”,走粗放外延型的发展老路。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部长明确指出,2017年推进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内涵发展,特别强调提高教育质量。

  为此,大学作为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在改革中更需要前瞻性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与宏观布局相契合,看准关键节点,突出学校专业特色和优势学科,瞄准发展态势,顺势而上,把有限的教育资源利用好,“精准”落下改革棋子。

  以北京邮电大学为例,近两年,学校学科建设以“雁阵模式”为基础,进一步盘活现有教育资源,以传统优势专业为依托,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给高等教育提供的新增长点,精准调配现有“家底”,打造出新的教育产品。2016年,学校先后成立了现代邮政学院和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及时回应了国家和社会对这两方面人才的迫切需求。国家邮政总局《邮政业“十三五”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邮政业将转变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式,加强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应用,服务线上线下互动消费。为此,北京邮电大学以传统自动化和物流专业为基础,以信息化相关专业为创新支撑,建立现代邮政专业,实现了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模式的一种有益尝试。

  新专业是在传统专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两者有着密切的学科联系,也有条件共享教学、科研资源。新专业的产生不仅不会影响传统优势专业的发展,反而会相互促进,使学科更加细分,专业建设更有针对性,形成新的更加合理的教育供给结构。

  这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学校不是另辟蹊径,简单扩张,而是“精准”改革,多用“点穴功”。一方面,实现了减少传统专业的“产能”压力,同时也补上了社会对新专业人才需求的短板。

  客观地讲,高等教育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复杂程度并不比经济领域低。首先,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政治性和社会性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动力、出发点和归宿。其次,人才市场不具备金融市场、商品市场等经济领域市场的敏感度,其供需结构适配具有滞后性。再其次,在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同时,大学的内部性问题也不容忽视。如何平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功能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具体操作上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的过程中,既要聚焦改革对象,也要让大学教育的方方面面与改革对象的变化相协调,实现总体的最优运行。这就需要改革的决策者和执行者有宏观思维和系统控制能力,通过穿针引线的“精准”改革,实现系统最优化。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讲究的“精准”,实际上包含两方面。“精”讲的是效率问题,改革要突出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要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准”讲的是结构性问题,改革的目的是要构建一个合理的教育发展结构,突出协调、开放的发展理念,做到引领新趋势、解决长期性问题。而实现这两方面,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当前,我们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进入信息化时代的关键阶段,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 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在此大背景下,我国正在努力推动发展新旧动能的转化。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担负着为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输送更多优质创新型人才和提供智力支撑的重任。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精准”发力,这不仅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大形势和改革总趋势所决定的,也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势必奏响高等教育改革的精彩乐章。

  (作者:杜悦,单位:北京邮电大学学术委员会办公室)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