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历史教师,不会只让学生们记住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而是会阐明某个事件为何发生,为何又在某个特定时间、地点发生,且将相似的历史事件和概念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把握事件机理。好的历史教育给予学生的是一种“看历史的思路”,一种适应未来社会的智慧。
台州市博物馆,北京师范大学台州附属高级中学的学生前来参观,感受台州历史文化魅力。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重庆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鹏宇用《芈月传》等热门小说、电视剧做引子讲历史,吸引了众多学生。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跨越短板:从知识传授到育人功能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研一学生杨东峰感慨,进入大学,历史的“学法”就不一样了:“在大学,提倡阅读原典。老师会介绍对同一历史问题的多种看法,每个视角都能得出自己的理解。”
记者通过小范围调查发现,不少人回想起中学时代,常常觉得背好历史书就是学好了历史。
不可否认,史实记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学习历史。但历史的魅力不应局限于课本知识。好的历史教师,不会只让学生们记住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而是会阐明某个事件为何发生,为何又在某个特定时间、地点发生,且将相似的历史事件和概念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把握事件的机理。好的历史教育给予学生的是一种“看历史的思路”,一种适应未来社会的智慧。
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伟科认为,公众的历史素养主要是在中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养成的。掌握历史知识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对历史的思考,价值更大。能够对历史或历史材料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搜集、整理、分析历史材料,得出自己的观点,是重要的历史素养,也是目前历史教育应该加强的。
并不是所有人学历史的经验就是背诵、苦读。池雨溪就读于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她说:“我们学校的老师讲历史的方式挺前卫,会要求我们准备一些表演,还有写剧本之类的活动。”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张汉林直言,要实现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必须同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
“比如,历史知识体系如何构建,直接关系到历史学科育人功能的发挥。这个基本原则就是,基于时代发展的需求去叩问历史,基于学生成长的需要去反思历史。”张汉林说,具体来讲,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视角,重新梳理与解读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在一定意义上,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从贫弱走向富强,从混乱走向和谐,从人治走向法治的历史进程。但在这一进程中,人们遭遇过哪些重大难题?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走到今天?只有置身这一宏阔的历史进程中,选择与审视中外各种史实,才能凸显当今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必要性,方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自己的使命。
多些主动:从记忆到探索
胡睿,就读于同济大学建筑系,也曾是历史学院的一名学生。“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从中学教育中来的,它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外文明、传承民族文化与记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或许也正因如此,这种公众化的历史和专业化的史学有所不同。史学研究训练人的问题意识,使你在不断追问中处理史料、反复思考。”
大学历史学的专业训练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而初高中历史教育更多的是历史知识的普及。但无论是哪一阶段的历史教育,都应该展现出历史的魅力。
“小学阶段的课程强调孩子的主动参与、建构。在小学阶段尽管没有历史课,但其实小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是比较高的。另外还需要一些直观的、形象的东西来引发兴趣,比如借助博物馆,通过故事、评书、戏曲等多种形式来讲述历史。”史家教育集团语文教师张聪建议。
“互联网时代,历史学习不能再是从书本到书本,要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杨鹏认为。
“对‘过去’的好奇是人类认知的本能,这从近年一些史学著作的走红可以看出。基础教育首先要让学生领略到历史本身的魅力,让学生更多地融入‘发掘’历史的‘现场’中去。如果以后的中学生一想到历史这门课,脑海中跳出来的关键词不再是背书,而是探索,那历史教育就是成功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研二学生顾小立说。
“认清当下、认同群体、认识自我,是历史教育价值从外到内的三个层次。如果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相匹配,那么育人功效则可以更好地彰显。例如,教师在尊重学生参与制定的教学规则的前提下,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去讨论,平等、公正、友善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那么,文明、自由、法治、平等、公正、友善的观念自然就会进驻学生的心灵。”张汉林分析。
“绝大多数学生到高中毕业为止,基本上只用教科书和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方面的改变需要整个社会少一些急功近利,也需要历史教育多一些主动性。”李伟科直言,中国学生阅读量太少,而历史素养的形成只靠教科书和课堂教学,是不够的。
建构认同:从自身族群到家国天下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姜萌认为,史学教育应当贯穿人的一生。历史教育好不好,关键在于是不是让大多数接受历史教育的人认识到自己该怎样成为一个合格的人,优秀的人。这里不仅仅是指知识丰富,能汲取历史智慧,更侧重于人格健全,有理性而强烈的国族认同。
“我们在历史教育中致力于构建国家认同时,也不能忽视国际理解教育和学生人格教育。国家认同教育与国际理解教育结合起来,才不会走向狭隘的民族主义;国家认同教育以学生人格教育为基础,才是内在的和可持续的,这样的历史教育才是健康和健全的。”张汉林建议。
“相比于哲学、文学对史学的需求而言,史学对哲学、文学的需求更大。”姜萌认为,史学需要哲学提供“人”的内涵,史学需要文学提供表述的工具。“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正是体现了史学对文学的需要。
在教学中,姜萌就尝试将哲学、史学与文学结合起来。去年,他给大一刚入学的学生开设了一门课程“史学应用”。他把这个课程的内容分成了几个篇章,第一个篇章的内容是“史学基本素养”,偏重从历史哲学的角度来讲述史学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在他看来,时间、空间和人,是史学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要素。还有一个篇章专门讲解历史剧,给学生布置的课程作业也是创作一个历史剧本片段。
“这个尝试,对我的知识和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实践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但是很多同学表示收获很大。”姜萌说,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在改变,学生也在改变。“今年可能会继续开设这门课,我希望进一步改进课程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