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贫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状况,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农村教育行动计划项目组于2012年6月对西北三省300个贫困农村小学开展调查。

  为了解贫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状况,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农村教育行动计划项目组于2012年6月对西北三省300个贫困农村小学开展调查,并结合过去5年项目组在贫困地区6省681所农村学校对近5万学生开展营养健康干预行动研究的经验,就如何有效改善学生营养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一、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前学生营养和健康状况

  贫困农村学生营养的主要问题是膳食极不均衡

  2012年对西北三省的调查表明,贫困农村学生的膳食以米、面等主食为主,每月仅吃过一次肉、豆类食品、鸡蛋和新鲜水果的学生分别高达59%、47%、58%和33%,只有不到10%的学生能偶尔喝到牛奶。

  贫困农村学生缺乏营养素摄入量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

  膳食结构的不均衡导致食物中提供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人体所需营养素摄入严重缺乏,近5年我们对近5万名贫困地区学生的体检结果表明,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因缺铁而贫血,近六分之一学生发育迟缓,因此营养改善计划应重点考虑对学生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

  二、国家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现状

  根据对西北三省300个样本学校的调查,截止到2012年6月份,在半年内有99%学校都已开始实施了国家营养改善计划,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我们也发现学校在实施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的一些问题。

  营养改善计划经费的管理和使用需要加强

  调研结果表明,虽然有85%的学校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时经费能及时到位,但如何加强经费管理和监督还需进一步研究。例如,有23%的学校在实施时需要自主购买食品并提供给学生(其他学校主要是给学生加工、分发由县里或学区统一采购的食品),在农村自主购买食品经常没有正规票据(占40%左右),这在资金使用和监管上存在可能的隐患。

  营养改善计划的供餐内容和供餐模式有待改进

  样本学校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时供餐内容以鸡蛋、牛奶和米、面、馒头等为主,缺少肉、蔬菜、水果和微量营养素的供应。大部分学校提供的食物中包括牛奶或鸡蛋,占比分别为84%和83%;34%的学校在提供营养改善食品时包括米饭、面条和面包等主食;但只有14%的样本学校会提供新鲜水果和蔬菜,2%的学校提供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多维元素片或肉。总体上看,虽然很好地补充了蛋白质,但难以有效补充一些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如铁等)。

  学校对如何改善学生营养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在被问及最需要通过营养改善计划提供的三类食物时,认为需要提供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多维元素片的学校占42%,认为需要提供肉类食品、鸡蛋、奶制品、水果或蔬菜的学校占比分别为47%、59%、60%和31%,很少有学校选择提供米面类主食等食品。

  调查还发现,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对家庭在学生膳食方面的支出有一定的挤出效应。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主要是以供应早餐为主(76%),另外24%的学校通过课间餐(22%)或午餐(2%)供应。不同供餐模式都不同程度地减少了家庭每天在学生膳食方面的支出,初步估计减少的金额(按小学生每天3元补贴标准计算的挤出份额)分别为早餐1.4元(47%)、中餐2元(67%)和课间餐1元(33%),课间餐的挤出效应最小。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中地方配套工作有待改善

  由于受地方财力影响,贫困地区许多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设施不完善、配套经费不足。调查显示300所学校中只有29%的学校有食堂,有学生食堂的比例仅为16%。如果在现有基础上建一个能满足供应营养午餐的食堂,估计平均每个学校需投资近13万元。仅有22%的学校表示地方政府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时会提供一些配套设备或经费,但也仅能部分覆盖水、电、煤、人员工资和配套设备方面的支出。

  三、项目组营养干预试点试验研究结果和经验

  项目组最近5年在贫困地区主要开展了三类营养干预试点研究。第一类是提供营养健康信息培训(给学校、家长提供学生营养健康信息);第二类是早餐营养干预(购买1个鸡蛋或1个鸡蛋加1袋牛奶);第三类午餐或晚餐营养干预(每天每人1.5元,没有规定必须购买的食物)。为了了解微量营养素补充的干预效果,在开展上述三类营养干预试点时,部分样本学校在提供上述干预时,每个学生每天还免费提供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多维元素片1片(0.3元)。

  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进行营养健康信息培训、为早餐提供“鸡蛋”或“鸡蛋+牛奶”或开展午餐或晚餐营养干预对提高贫困地区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都有一定作用,但从减少贫血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角度看,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如果在实施以上营养干预活动时,再给学生每天提供一片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多维元素片,可以显著降低学生贫血率并提高其学业表现。举例来说,实施“鸡蛋+牛奶+多维元素片”营养改善干预半年后发现,学生贫血率从干预前的35%显著下降到干预后的14%;学生标准化数学考试得分比未得到营养干预的学生高4分;学生每个月平均罹患感冒等疾病次数从1.2次显著下降为0.7次,而没有任何营养干预学生罹患感冒等疾病次数基本没变化。

  以上研究结果和世界银行报告《重新思考学校供餐》的结论一致,即在提供营养餐的同时补充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多维元素片可以显著增加营养改善计划的效果。

  四、对贫困农村学校完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式的建议

  根据我们最近5年在贫困地区对学生实施营养干预试点试验的研究结果,为了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在具体操作上提出如下建议:

  加大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的保障和管理。按时拨发营养改善计划资金;对实施过程中水、电、煤、人员工资和设备等方面的地方政府配套资金难以落实的贫困地区,加大中央投入力度;学校建立学生营养改善食品登记和定期公开制度,县区层面建立互联网信息交流和社会监督平台,接受社会监督。

  建议更多地以课间餐的方式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相对于早餐和中餐,提供课间餐对家庭在学生营养支出上的挤出较小,额外的配套成本较低,同时也能避免大规模建食堂对地方财政的压力。

  无论采用何种营养餐供应方式,建议每天额外给学生提供一片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多维元素片。通过均衡膳食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每天3元钱还不够;但我们的研究表明,每天一片多维元素片(仅需0.3元)可有效解决学生缺乏铁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导致的营养不良疾病,并提高学生的学业表现。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丰富供餐食谱,减少浪费。在食物品种、口味和类型等方面多做文章,在保证营养餐营养均衡的同时,提高营养餐供应的多样性,如牛奶、鸡蛋和肉类食品等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增加不同的选择(如纯牛奶、酸奶、豆奶、煮鸡蛋、茶鸡蛋、蛋糕、肉干、肉松等),减少因营养餐供应形式单一造成的不必要浪费。在有条件的地区可尝试逐步建立营养餐管理信息系统,并逐步实现营养改善计划的信息化管理。

  (作者罗仁福、张林秀单位: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史耀疆系西北大学教授)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