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安徽调研时强调,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要义,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在改造形式化的学习、改造脱离实际的学习、改造远离灵魂的学习上下功夫。

  只有面对现实、解决问题,让大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收获,思政课才能入脑入心,“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近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安徽调研时强调,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要义,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在改造形式化的学习、改造脱离实际的学习、改造远离灵魂的学习上下功夫。

  陈宝生提到的“三个改造”,事实上反映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三种不良现象,也就是形式主义的问题,脱离实际的问题,难以入脑入心的问题。这三类问题,既涉及“学”的环节,也关乎“教”的方面。这些现象的存在,使不少地方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长期以来,这三类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常被提及,可以说是老生常谈。比如形式主义,不少地方屡见不鲜。尽管当前很多学校思政课的内容、形式都有所改善,但不可否认的是,形式单一,用一种“形式”代替另一种“形式”,语言生硬、干涩、照本宣科,仍是部分学校的常态。上“大课”,一名老师面对上百名学生,“读读课文、划划重点、讲讲笑话、下课走人”是一些学生总结的课堂常态。一到读经典文献的部分,部分学校的套路还处于“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状态。内容脱离实际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用理论解释理论,用原理叙述原理,“大道理、兜圈子、画大饼”,无怪乎在不少学校,思政课成了“点名课”“签到课”。

  针对这些沉疴旧疾,打一场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实有必要。今年4月,教育部党组审议通过《2017年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方案》,明确表示要把“到课率”“抬头率”作为重要显性指标,把“入脑”“入心”作为重要隐性指标,突出“教材、教师、教学”三个关键环节,提升学生满意度。2017年也被教育部认定为思政教育年。

  无论是显性指标的考核,还是隐性指标的运用,都意在促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动脑筋,积极作为,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度和有效性。现实中,很多地方在这方面有不少有益尝试。不少老师把一些难懂的理论用接地气的方式表达出来,还根据90后学生的特点喜好,为他们制定出“闯关法”“沙龙式”等授课方式。此外,其他课程的有益做法也值得借鉴,比如一些青年学生把《离骚》《琵琶行》等古诗改成流行歌曲,方便学习背诵。总之,只要不断创新方法,思政课完全可以得到大学生的喜爱。在这个过程中,或许有失败或曲折,但只要方向对,就应该坚持不懈。

  当然,要让思政课“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必须回到效果上来。只有面对现实、解决问题,让大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收获,思政课才能入脑入心。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让人精神健康的阳光和水,不可或缺。让思政教育不打折扣,教育工作者大有可为。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