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间,我聆听了吴光教授、董平教授等许多著名学者的讲座,受益良多。”贵州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张东哲喜欢文化气息浓郁的大学生活。5年来,该校开展传统文化相关学术讲座100多场次,约2.3万人次师生受益,学生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

  “大学期间,我聆听了吴光教授、董平教授等许多著名学者的讲座,受益良多。”贵州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张东哲喜欢文化气息浓郁的大学生活。5年来,该校开展传统文化相关学术讲座100多场次,约2.3万人次师生受益,学生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贵州师范大学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根本任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注重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字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书育人的实践之中,推动语言文字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取得了良好育人效果。

  “2011年至2016年,课程门数由11门增加到37门。”贵州师大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和教育课程体系,使之成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精神源泉。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完善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公共选修课中传统文化教育课程逐渐增加,先后开设了中华传统文化概论、中国民俗文化概论等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阐释类课程,茶文化、酒文化等传统文化艺术类课程,以及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课程,课程内容不断丰富,极大满足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

  在搭建传统文化和语言文字教育平台上,贵州师大依托民族和谐语言研究与应用中心,紧紧围绕“大力提升农村地区普通话水平”和“加快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的语言文字工作目标,通过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评工作,将经典诵读、语言文字的演变、书法教育等内容有机融入学校承担的“国培计划”相关培训中,组织师生到偏远山区开展“普通话训练营”暑期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积极搭建传统文化推广平台。

  学校通过开设“山海风流”“道德讲堂”“弘文讲堂”“阳明文化讲堂”等,积极搭建传统文化交流平台,先后邀请于丹、白岩松等知名人士,100余名传统文化领域知名学者来校开展学术讲座,同时鼓励学校教师将研究成果转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盛宴,增强传统文化教育吸引力。

  贵州师大还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成立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并获批为“贵州省阳明文化传承与美德养成2011协同创新中心”,形成集学习、研究、传播、应用于一体的文化传承创新链,开辟了贵州高校在人文学术领域实施“2011计划”的先河。近3年,该研究院共获批科研项目32项。

  2011年,贵州师大的大型朗诵作品《走向纪念碑》荣获贵州省“建党90周年红色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为创新传统文化和语言文字教育形式,学校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陶冶学生思想情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强化青年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认知与理解,着眼于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文字和书法艺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校连续举办三届“聆听华夏之声,书写汉字之美”汉字听写大赛,激励广大青年学子热爱汉字文化,以学习与传承汉字文化为己任,争做优秀文化的践行者与传播者。

  2012年,贵州师大首部大型话剧《窝头会馆》上演,有效地把专业理论和文化素养、艺术修养提升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14年,取材于王阳明在贵州省修文县龙场镇悟道的生活片段,由师生创作、导演的微电影《龙场遗梦》,荣获第二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三等奖;学校师生历时8个月打造的大型原创历史话剧《王阳明》,入选2016年第五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展演,并荣获“优秀展演剧目”和“戏剧之星”奖。

  日常里,贵州师大注重营造语言文字规范和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积极宣传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规范指导各教学单位在教学楼设置师生风采橱窗、格言警句、学生优秀作品等,创设一系列主题鲜明、特色浓郁的文化环境。

  早在2010年,学校就成立“知行国学社”,通过晨读、举办读书会、开展名家系列讲座等活动,感悟经典、传承文化,2015年荣获全国“‘五个100’优秀国学社团”称号。学校坚持“训测结合、先训后测”的方式,在师范生中广泛开展“三字一话”训练测试,引导和推动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训练,提升学生文化修养和内涵。

  这些年,贵州师大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涌现出了爱岗敬业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朱伟华教授等一批师生典型。近5年来,学校教师获省部级以上各种奖励200余人次,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各种奖励近400人次。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