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国各地出台了具体落实方案,其中,“划片、免费、免试、就近”成为关键词。
近日,为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国各地出台了具体落实方案,其中,“划片、免费、免试、就近”成为关键词。
在北京,为治理学区房乱象,在实施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的基础上,还采用了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限制每房对应的学位使用期限和使用次数等策略。
有人认为,该政策规范了入学,体现了教育公平;也有人认为,在教育资源极其不均衡的现实面前,政府不去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而采用强制手段规定就近入学,限制了百姓择校,本身就有违教育公平。
我们暂且不论这些争议谁是谁非,但至少可以看出这一政策实乃在义务教育资源还不均衡的情况下,采取的治标之策。其长远意义,在于它倒逼政府找准了教育的“病根”,为办好每所学校,为每个学生都能在家门口上好的学校,从而最终实现教育的入学机会公平,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大家肯定不会忘记,新闻时时爆出的天价过道学区房,令人兴叹:如何才能让孩子上好学?作为家长,都希望孩子能上好学校。但好学校毕竟有限,暂时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现在就近入学虽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以房定校,让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富裕的孩子上学受到了“锁区”和“锁校”的限制,但比起用金钱来获取优质教育的入学机会,现在的政策还是更加公平。一是划片免费入学,大大减少了不正常择校现象,并使与择校有关的乱收费得到了根治。二是免试入学,不仅杜绝了入学的各种“猫儿腻”,而且还有效打击了培训机构和学校变相抢夺生源的行为,解放了孩童,治理了教育环境。三是就近入学,方便了家庭,节约了资源和上学成本,缓解了交通拥堵。
当然,任何政策都不是万能的,但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制定政策的出发点。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即是这样的政策。虽然它现在还不尽如人意,需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完善,但它带来的深远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个政策,让政府从长远着想,办好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对公平教育的诉求,无非就是希望能平等享有优质教育资源。择校问题,根子还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均衡。要让广大家长和学生自觉自愿就近入学,必须靠地方政府出大力、使狠招,落实教育责任,尽最大努力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否则,以现有的就近入学政策,政府不从病根下药,一味见招拆招,难免会陷入被动局面。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大到国家层面大小文件的出台,如《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等,小到全国各地市县一级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做法和经验,如制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改造薄弱学校、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开展名校办分校、教师特派、校长教师定期交流轮岗、优质管理输出、学校托管等试点,无不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但是,仅有这些文件、政策和试点还远远不够,重要的是需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严格落实现有政策,通过各种措施缩小区域学校差异,加大薄弱校和普通校的投入,做好义务教育均衡目标评估和责任追究,完善相关激励保障机制,建立第三方机构对教育资源配置的监督机制,提高民众对政策制定和实施评估的参与度,把教育均衡化持续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