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办教育发展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激发民办教育和民办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新动能成为当下新的聚焦点。笔者呼吁集智聚力,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民办教育治理体系。
在民办教育发展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激发民办教育和民办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新动能成为当下新的聚焦点。笔者呼吁集智聚力,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民办教育治理体系。
重视法律和政策解读形成发展共识与改革合力。
《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订为民办教育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关文件体现了对民办教育的形势新判断和制度新安排,而法律实施和政策落地的关键在于形成发展共识与改革合力。从改革的具体内容看,涉及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民办学校的财政扶持、税费优惠、建设用地、收费定价、内外治理、法人属性、权益保障、队伍建设、监督管理等诸多方面。同时,也要兼顾到各级政府、民办学校、行业组织、社会力量、举办者(投资人)、教师和学生等诸多民办教育利益相关者,形成整体配套的政策框架和推进体系。
在实施过程中,笔者建议高度重视法律政策解读与舆论宣传工作,通过研讨、培训、试点等多种方式,扭转一些地方政府和民办学校的困惑、焦虑、观望或等待态度,尽可能凝聚改革共识。
以分类管理为主线优化民办教育治理框架。
目前,我国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但如何清晰传递政府支持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政策信息,如何改进两类民办学校的制度体系和治理方式,如何规范营利性学校办学行为并做好风险防控,如何制定现有学校补偿方案的地方立法,如何落实政府的差异化扶持政策等关键问题,还急需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智慧治理和创新探索。
因此,笔者呼吁尽快出台具体的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分工,尤其要强化地方政府职责。要准确把握相关利益群体的不同诉求,坚持创新探索,在不挫伤民间办学积极性和不伤损教育公平的前提下作出合理安排,结合区情出台地方法规或政策文件,实现分类规范管理。
进一步加强民办学校内涵建设。
面对生源减少、竞争加剧、转型提质的严峻挑战,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引导民办学校励精图治,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充分把握“政策红利”,激发办学活力,强化社会责任和义务,主动适应和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民办学校需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和质量为本的办学理念,强化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营造优良校园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选择性教育需求,培养多样化人才,通过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来改善社会声誉,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度重视独立学院的改革发展。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依托于公办高校母体诞生的独立学院,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民办本科教育的主要力量。由于历史的原因,独立学院办学形态和治理结构与体系复杂多样。自2008年起颁布实施“26号令”至今已近9年,有57所独立学院完成“转设”,仅占323所独立学院的17.6%。目前不少独立学院感到困惑和焦虑,一些地方政府也出现了观望和不作为现象,严重影响了这类学校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
针对此,笔者建议教育部牵头组织相关力量,尽快开展专题调研,在对现行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进行政策评价和科学论证,针对土地资产过户困难、占地面积和校舍面积等基本办学条件不达标、治理结构不完善等情况作出必要的政策调整,制定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加快推进266所独立学院的规范工作。同时,要将独立学院的管理切实纳入普通高校管理系列,在教学工作评估、专业设置、教学科研项目申报、评优评奖等方面给予与公办高校同等的待遇,推进独立学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钟秉林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