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许多区域的普通高中“千校一面”并在应试教育思维下被当成理所当然的存在时,一个严肃的实践与学术问题:区域普通高中发展同质化问题被提出来。反思问题,寻找区域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思路已成为区域普通高中发展中的紧要命题。
反思区域普通高中发展同质化问题,寻找区域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路径,已是普高发展中的紧要命题
当许多区域的普通高中“千校一面”并在应试教育思维下被当成理所当然的存在时,一个严肃的实践与学术问题:区域普通高中发展同质化问题被提出来。反思问题,寻找区域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思路已成为区域普通高中发展中的紧要命题。
笔者从目标定位、入学时不同学校被需求程度及入学后家长的复杂心态三个层面反思区域普通高中发展同质化的问题。
从理论上看,普高有预备性、基础性和大众化的特征。预备性,即普高为高校输送生源;基础性,即普高仍然是为个体发展打基础的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最后一环;大众化,即包括普高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机会在今天已经成为85%的人所享有的教育,应该考虑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本来,区域普高应该努力彰显这三个特征。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思维的干扰,普高培养功能目标发生了两次窄化:第一次,普通高中教育窄化成为高校输送生源的活动;第二次,由为高校输送生源窄化为通过高校承认的考试。普高功能目标在窄化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完成了目标定位趋同化。
区域普高功能目标定位趋同化后,评价区域内各学校好与差的操作性指标就变得非常直白和功利,升学率和区域内高考状元成为家长评价学校优劣的两个重要指标。由于政策诱致或传统认识,一般一个区域往往会出现一所最好的高中,一般被称为“一中”,“一中”成为名牌大学的预备校,大家趋之若鹜;“一中”学位数量紧张,进“一中”难。这就是所谓的“一中现象”。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后,“一中”会宣传本校的升学率,宣传本校出了县(区)、地(市)、省高考状元,或出了几个县、地、省前几名,进而吸引好生源,巩固其“一中”地位。
作为最好的高中,“一中”无论从逻辑上还是在现实中始终是短缺的。普高发展同质化实践语境中,一个区域内很容易出现所谓的“一中现象”,许多学习成绩平平的初中生家长抱怨“考入好高中比考大学还难”是“一中现象”的现实版解读。
与普高的同质化一样,在普高的学生也被同质化对待,教师、家长、学生认同的普高学生的目标就是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但是,通过在普高学习一段时间后,大多数中等生家长会认识到考上大学特别是好大学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难的事情;而考上一般大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大学将来就业难度非常大,孩子上普高对中等生家长来说,成为一个高风险的事情……
对区域普高发展同质化问题反思不是为了区域普高发展走向“更好”的同质化,普高发展一味地走向同质化,普高发展前景是无解的。在高中阶段教育走向全面普及的过程中,需要系统研究区域普高发展的多样化思路。
在区域政策上,应宽容与支持普高多样化发展。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认识到,多一个评价标准就可能多一批好学校。首先,区域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积极政策,宽容区域普高多样化发展的实践探索,同时努力读懂这些实践。其次,在读懂这些实践的基础上,区域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普高多样化的国际经验和理论认识,形成区域普高多样化发展的基本思路,从政策环境上系统支持普高多样化发展。
从学校层面而言,应积极发现与探索特色化发展。特色教育是为了满足有特定学习需要的学生。满足学生的特定学习需求,从学校层面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学校努力办一所有特色的学校,让有这种特色教育需求的学生选择这所学校;另一种是,在一个学校内部提供不同的课程,让有特定学习需求的学生选择特定课程。在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中,学校是一个规模化地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场所。在发现与探索特色化发展的过程中,学校可以以第一种方式为主,整合第二种方式。具体而言,一所高中可以根据生源特点,放眼生源不同的学习需求,发现与挖掘自身优势,逐渐发现、形成与科学定位本学校特色。
当学校形成自己的特色后,可以通过宣传自己的特色,利用高中学校可以选择生源的政策优势选择对本学校特色感兴趣的生源,进一步强化自己的特色。当然,在一个特色学校内部,在完成必修课程要求基础上,要形成体现特色的课程体系,在体现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中可以开设多样化的课程。
高中学习是学生生命历程的一段时光。在可供学生选择的特色学校大量存在的情况下,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学生个体能选择一个他们比较感兴趣的学校。在那里他们的素质和优势的潜力被充分挖掘,感受到自己的素质在提高,享受到成长的获得感。这对激发与保持学生的学习欲望至关重要。
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策略方法指导,让他们学会学习。反思能力也需要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开放思维看待所学的知识,反思自己学习策略的有效性,形成元认知能力。拥有学习策略和调整自己学习策略的元认知策略,学生会有持续学习能力。拥有强烈学习欲望与持续学习能力,又基于个体兴趣与能力优势分布于不同领域,这样学生不仅素质更高,而且选择更多,出路更广。
(作者秦玉友,系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