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是现代教育技术孕育而生的教学方式。胡铁山教授对此进行了定义,即“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载体,针对特定的某一教学知识点或环节展开的教学活动”。

  “ 是以教学视频为载体,针对特定的某一教学知识点或环节展开的教学活动”。在这里,胡铁山教授是把教学知识点与教学环节割裂了来看,其实,知识点依附于教学各个环节中,我们从教学环节入手,也就意味着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展开应用。因此,我们不妨单纯地来谈教学各个环节中的“微”。

  一、“微”导入

  任何一个活动的展开都要有开端,开端便是接下来活动方向的一个铺垫、一个导入。这一具有铺垫、领起等作用的导入环节对教学活动来说也是缺一不可,甚至是作用非凡的。由于导入环节的重要性,因此,怎样导入也是必须精妙设计的。传统的教学导入,一言两语草草了之,起不到一丝作用,甚至还会适得其反,破坏教学内容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无法实现导入环节的目的。而微课形式的导入,用声像代替教师的言语,弥补抽象语言不具备的视觉性。导入变得具有感染力,能够迅速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恰似与教学内容交融在一起,观作者所观,想作者所想。

  例如:在讲解《音乐巨人贝多芬》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借助微课进行导入。由于贝多芬是音乐家,教师便以他著名的《月光曲》导入,美妙的音乐配上动人的画面,让学生在富有艺术气息的声像中思绪飞扬。然后,教师向学生介绍这首曲子:“这首曲子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后来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将此曲第一章比喻‘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被冠以《月光曲》,该音乐是贝多芬在失恋和耳疾的双重痛苦下创作的。”然后,教师可利用微课形式播放贝多芬图片及文字简介。在以音乐为导入的过程中,学生进入音乐情境,又从教师对贝多芬图文并茂的介绍中进入贝多芬的人生,饶有兴趣地进入文本学习。

  二、“微”教学

  教学实质上是一个过程,犹如手中逐渐展开的画卷,顺着富有秩序的过程循序渐进地呈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是学生必须一个个跨越过去的知识关卡。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借助语言向学生灌输这些知识,丰富的知识在苍白语言的叙述下失去感染力,学生也丧失自主感受、理解文本知识的兴趣和能力。而微课,用视频或音频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化解单纯语言教学的苍白。生动课堂,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所有的感官都参与到对文本知识的分析中,可以多元化地获取文本文章的艺术魅力。

  以曹操的《观沧海》为例,这首诗作于建安十二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袁绍,得胜归途中。此时曹操壮怀激烈,意气盎然,挥就此诗。为了理解作者所看之景指向的情感路途,教师可以截取《三国演义》中一代枭雄之曹操打袁绍的壮烈之景,侧面烘托曹操的壮志和魄力,故而道出此诗的创作情感背景。获悉创作的情感背景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欣赏朗诵音频。朗诵的情感加之历史大背景之下诗人的情感交融在一起,促使学生理解该诗的情感。

  三、“微”总结

  教学如同做文章,要有开头结尾。开头既是导入环节,而结尾便是结语。成功的结语能加强文章的感染力,加强学生的感受力,让学生在课下仍意犹未尽,徜徉在关于文本内容的无尽想象中。而这有赖于教师怎样作结,传统教学中语言方式的作结,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足以加强学生的感受,而以微课的方式进行总结,利用声像效果升华文本主题恰恰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完《音乐巨人贝多芬》的时候,教师可将伟大而又命运坎坷的人物视频截取到一个视频中,让学生通过这些伟人在困苦的生活中仍保有对生活热爱的例子,明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道理。这是对文本的一个升华,也是对学生生活方向的一个导示。

  教学以时代为大背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课堂进入微时代,教师用丰富的影像、音频、图文代替单纯的语言叙述,给予学生各个感觉系统的冲击,这正是微课教学的优胜之处。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