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计算机课标》指出: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又指出: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技术之一。当前,计算机已渗透于各行各业,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网上银行逐一亮相,数字化城市、数字化地球的呼声逐日提高,加上各商家、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使人们清醒地看到不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已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之一。

  《普高计算机课标》指出: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又指出: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计算机在我国正处于普及阶段,很多学生家里有计算机,一部分同学参加过这样或那样的培训班,但很多同学从来没碰过计算机,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给中学的计算机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有基础的学生“吃不饱”,很容易失去上课的兴趣:而后进生因“吃不了”常常会失去了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试着进行分层次教学。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认知计算机,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开始学习新一类内容时,先测试一下,基础薄弱的学生按教材学习,从易到难,逐步认识、使用计算机。对教材所要求的内容非常熟悉且操作熟练的学生,在完成当堂练习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兴趣,安排他们另外的任务。实践证明,这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兴趣,任务结束时,他们不仅学会了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思考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学生中倡导合作性学习。《课标》指出:注重交流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俄国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探讨了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制中的作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感性。建构主义心理学基于对学习的现代意义的理解,认为学习者主动的构建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不仅包括结构性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提倡合作学习和交互式教学。通过“小组合作产生的解法一般来说比一个人产生的解法要好一些,而且小组活动对长期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一种平等的合作,会有利于观点的转变”,合作意识和合作行为集中表现为社会交往意识、社会角色规范和社会交往技能。合作交往是作为过程展开的,具体概括为“倾听、交流、协作、分享”。

  我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教学中合作交往的形式有两种: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从性质上看,师与生在教学活动中是相互依存的。一没有学就没有教,同样没有教也就没有学。师生间的交往,应以学生发展为目标。这是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民主平等、相互促进的和谐关系。生生合作是一个班级内部的学生在一个平等基础上的交往互惠。因此成员间的相互信任、群体对个体的接纳、情感的支持、反馈信息的提供和每个成员的相互尊重、诚挚、谦让的态度就显得十分重要。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