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在多媒体上适时播放,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强化。如学习《失踪的森林我国》时,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

  (一)培养想象力、感知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创新教育中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我们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声像并茂的阅读、写作辅助材料。通过在多媒体上适时播放,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强化。如学习《失踪的森林我国》时,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教学时,教师将收集到的有关文字、图片、影视资料,放给学生看,弥补学生因时间和生活阅历的因素造成的理解课文内容而出现的“断层”现象,增强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感知能力。如执教老舍的《草原》,文章对草原的美作了详尽的描写,读来让人回肠荡气,留恋忘返。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草原的美,教师事先搜集大量的资料供学生观看。在一望无际的画面上,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草原的广阔,感受到草原的蓝天白云绿草是那么生机勃勃。在画面的感染下,在音乐的渲染中,学生再读到课文中如诗如画的美景,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读着,仿佛自己就置身在美丽的草原,为她质朴的美、自然的美、粗犷的美而陶醉,而感动。在这入情入境的朗读中,学生心里自然升腾起了对草原的无限热爱之情。

  (二)培养朗读能力

  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传统的朗读训练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加上有些老师的普通话也不太准确,学生就更不容易训练了。多媒体上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不仅解决了语调问题,更是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及朗诵能力。

  (三)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培养发散思维是触发创造才能的重要环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象几种可能性。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中,学生仅仅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黄山的奇美是不够的。我们把黄山的视频资料和其它相关内容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的形式按一定的链接方式制作成课堂教学网页。课上,学生看到了黄山的怪石嶙峋、危峰突兀,形象地理解了文中的抽象词句,并在网上看到黄山不同形状的图片和文字信息,更加深了对它的认识。促进了学生思维的飞跃。

  (四)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在屏幕上展示了几个问题:地球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影响有哪些?我们该如何保护地球?显然,这是知识与思维并行的拓展型的探究性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一些修正或补充。课堂上,学生们畅所欲言展开讨论,教师适时点拔、评价。于是一个个闪耀着创新火花的答案诞生了。通过相互间的思维碰撞,点亮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