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兼顾质量与公平,让广大随迁子女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东莞市打造智慧课堂,共享优质资源,促进校际均衡。该市推动公办学校等部分优质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发挥“领头羊”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带动薄弱学校提升教育质量。

  在“画图猜节日”同步课堂上,广东东莞松山湖实验中学和东莞长安镇振安中学两个班的学生竞相抢答。而在3年前,振安中学教师在课堂上再三发问,学生都不举手回答。

  振安中学校长欧阳旭恒介绍说,该校作为一所中低收费民办学校,99%的学生都是随迁子女。由于每生每学期学杂费仅为3850—5320元,受资金所限,该校教学质量一直难以提升。而松山湖实验中学等强校通过“同步课堂”等形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高了该校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积极性。

  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何炳基给出一组数字,2010—2016年,该市中小学、幼儿园里的随迁子女学生数量从70.3万名增至110.5万名,年均增长6.7万人。公办学位远远无法满足学生上学需求,大部分随迁子女入读民办学校。而东莞市90%以上的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属中低收费学校,办学条件偏差,教育质量较低,无法满足广大随迁子女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为更好地兼顾质量与公平,让广大随迁子女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东莞市打造智慧课堂,共享优质资源,促进校际均衡。该市推动公办学校等部分优质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发挥“领头羊”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带动薄弱学校提升教育质量。

  “把区域内优质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移植运用到薄弱学校。”何炳基介绍说,优质学校利用信息平台,与对口帮扶民办学校开展网络互动教研、远程课堂直播等活动,将优质教学资源推送给薄弱民办学校,提升了薄弱民办学校教师教学水平。

  在松山湖实验中学副校长周琼平带领下,托管团队帮助振安中学推进智慧课堂实施,使其少走弯路。振安中学教师付金娜刚组织小组讨论时,发现学生聊得热火朝天,但仔细一听,都在闲聊。后来跟松山湖实验中学教师进行远程同步集体备课时,她了解到,组织小组讨论时,应根据学生特点精心编排小组,问题设置应是递进式。除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松山湖实验中学还助力振安中学变革教学方式,创新评价体系。

  这仅是优质学校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帮带薄弱学校的缩影。目前,在线名师课堂、远程同步课堂、双师课堂、 为基础,变革课堂,实现了从“教师想要教什么”到“学生想学什么”等4个翻转,让教师从“主演”变成“导演”,改变原来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生态。

  2012年,松山湖实验小学开始探索在智慧教室背景支持下的课堂改革。改革试点时,已用传统教学法教了15年的教师张永华非常抵触,因为当时他教学很轻松,新的教学方式让他感觉陌生、不适应。为让张永华等教师转变观念,校长冯正华决定先在两个班试点,摸索智慧课堂教学方法,掌握具体操作流程后,再全校推广。发现智慧课堂能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后,张永华开始琢磨基于数字资源的翻转课堂。

  为避免平台重复建设、重复投资,打破孤岛效应,东莞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试点”应用,打造“国、省、市、校”上下联通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并从6600万元的慕课教育信息化项目中投入一部分支持20个智慧课堂试点班改革。东莞还投入5480万元购买服务,推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研训和应用。

  截至今年9月,东莞已建立115所慕课试点学校和2个试点镇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优课等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下载总量达67万次。该市利用在线名师课堂等形式,向中低收费民办学校、薄弱学校开展送课到校7000多节,其中名师课堂惠及4万多名学生、3.6万多名教师。家长和教师对慕课改革的满意度分别达97.44%、92.75%。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