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等心理因素。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前提。

  一、把握小学生心理特点,利用多媒体有效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一)利用多媒体手段优化场景展示

  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等心理因素。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前提。多媒体能充分地利用生动直观的手段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比如用视频《海底世界》,就能使学生亲眼看到“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十分宁静”;看到“阳光照不到海底,……500米以下就全黑了……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的奇妙景象。学生还能听到海底动物在窃窃私语:“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这些学生从未看到或听到的新奇有趣的事物能在课堂上再现,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

  (二)利用多媒体手段优化活动展示

  游戏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将教学的内容与游戏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手段优化教学活动展示,将课文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语文园地》时,我安排了游戏闯关的环节,学生通过“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读读背背”等关卡之后,才能获得胜利。正是由于画面的生动形象和情境设计,加上小组合作的契合,整个课堂处于轻松、活泼、愉快的氛围之中。师生间、学生间、师生与媒体间的信息得以流动,有效地激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把握小学生最近发展区,利用多媒体有效优化语文活动设计

  (一)利用多媒体手段优化习作评改活动设计

  “作文分享”理论认为,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是作品,作品的读者越多,它的价值越大。如利用投影仪,或者老师可以发掘学生习作中的语言表达、思维发展的优势和特长,尽量寻找其“闪光点”,加以肯定和赞扬;对于那些平时习作水平较差的学生,哪怕只是用了一个贴切、生动的词语,都可以随时提出表扬,反过来,学生可以针对老师的评价做出肯定,或提出质疑。家长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领袖”,既能以真实身份评价激励自己的孩子,也能扮成过客对孩子的习作进行巧妙的表扬。学生既是被评价的客体,又是积极参与评价的主体。

  (二)利用多媒体手段优化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

  “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的舞台。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的展示台是一个完整故事的四幅图,但空出了最关键的一幅——怎样捞皮球,要求学生试着把这幅图画出来。然而,画面复杂,学生自我感觉画的不是很好,不愿拿到班中展示。于是,我利用画图软件来现场演示,电脑绘画中那种近乎游戏式的手法,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也激发了学生的展示热情。而且展示学生的创作,本身就是一种赏识评价,这样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课本、课内,资源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下,将语文学习作为一种需要,有利于学习志趣的培养。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