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名字略显古怪,但如果今天你还没听说过“慕课”,那确实有些Out了。从2012年慕课(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元年”算起,慕课已走过5年的历程。随着质量的提升以及科技元素的丰富,慕课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网红”。

  虽然名字略显古怪,但如果今天你还没听说过“慕课”,那确实有些Out了。从2012年慕课(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元年”算起,慕课已走过5年的历程。随着质量的提升以及科技元素的丰富,慕课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网红”。

  整体:质与量的双丰收

  Class Central是一家国外第三方慕课导航网站,该平台聚合了大量国际知名大学的优秀公开课。据该机构近日发布的调研显示,2012年至今全球MOOC课程数量呈现上升态势。2012年慕课数量不足千门,而截至2016年总数已达6850门,注册学生突破5800万。

  同时,课程分布也相对均衡。上述研报显示,占比最大的是经管类课程(16.8%),最小的是数学类课程(4.09%),其余工程类(6.11%)、艺术设计类(6.73%),编程类(7.44%)、医疗和健康类(8.27%)等占比差异不大。

  “MOOC均衡分布的课程,实际上给教育者设计课程体系提供了很多选项。”清华大学大规模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孙茂松表示,早期慕课平台多是计算机背景,而现在的课程设置并不局限于计算机,均衡发展意味着展示更多的课程,比如通识类教育。

  慕课平台不断引入业内重量级“大咖”。以2016年炙手可热的“ 齐上阵

  伴随着前沿技术的进步,去年VR、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也开始应用在慕课教学上。

  去年,慕课平台“学堂在线”推出了全球首门VR课程——清华—伯克利学院张林教授主讲的《应用信息论基础》。

  人工智能开始充当“虚拟助教”。2016年的春季学期,佐治亚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的Ashok Goel教授请来了一位新“助教”——Jill Wastson。Jill在线回答学生们的问题,可直到5个月后,才有学生猜疑助教的真实“身份”。而且。Jill很“称职”,答案的正确率可达到97%。

  同时,也有学者开始利用大数据分析慕课学员的学习行为。“大数据分析可以为教研提供动态的数据支持。”孙茂松认为,慕课平台可自动记录每位学生的行为,通过海量的“学习大数据”就可以分析教学效果、教学内容、学习者行为等等,从而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