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门技术性、基础性很强的课程,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已被广泛推行。然而笔者对壶关、平顺等贫困县农村学校调查发现,信息技术教育在农村学校处于不景气状态,亟待引起重视。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门技术性、基础性很强的课程,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已被广泛推行。然而笔者对壶关、平顺等贫困县农村学校调查发现,信息技术教育在农村学校处于不景气状态,亟待引起重视。

  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遭遇尴尬的主要表现为:一是基础薄弱。由于历史条件、地域环境、投资机制等诸多因素,农村学校的各项基础都比较薄弱,和城镇学校差距相当明显;二是投入滞后。长期的教育投资机制不合理,投入资金不足,使得地处偏远的农村学校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三是师资匮乏。贫困县的农村学校,计算机专任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更谈不上专业化。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重视:一是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贫困县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同时设立专款专用制度,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节省开支,使更多的资金用于信息化教育建设,保证信息技术投入比例逐年增长。二是大力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基层教师信息化水平。首先要对学校领导进行培训,使其具备教育信息化的理念和素养。其次要加大对基层教师信息化技术培训力度,只有他们自身具有一定的信息化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才能实现教育信息化。三是结合教学资源,系统规划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需注重素材库建设、网络课程建设和教学支撑软件建设。(壶关读者 秦风明 马韶义)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