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实施了《盲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这是我国首次专门为残疾学生制定的一整套系统的学习标准,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

  近日,教育部发布实施了《盲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这是我国首次专门为残疾学生制定的一整套系统的学习标准,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

  1.记者:请您谈一谈盲、聋、培智三类特教学校课程标准发布实施的背景和意义。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党的十八大要求支持特殊教育,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办好特殊教育。李克强总理批示“让残疾孩子与其他人一样,同在蓝天下,共同接受良好教育”。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7部门制定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将“研制并颁布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作为重要任务。

  残疾儿童少年是特殊的教育对象,其身心特点和学习发展有特殊的规律,需要特殊的教育方式、方法和途径。原国家教委1993年颁布了盲校、聋校课程计划,1994年颁布了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分别提出了盲、聋和培智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但都较为简单。随着特殊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融合教育、医教结合等新理念的逐步普及,对特殊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颁布的计划和纲要已严重不适应特殊教育教学的需要。研制并颁布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成为建立健全教育标准体系、提升特殊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这次发布的三类特教学校课程标准,共涉及42门学科,其中盲校18门、聋校14门、培智学校10门,包括了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等。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为残疾学生专门制定的一整套系统的学习标准,是对我国多年来特殊教育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的集中总结,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残疾儿童教育的高度重视。这套课程标准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特殊教育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对于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办好特殊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2.记者:请问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研制三类特教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时,主要坚持了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促进残疾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坚持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妥善处理好特殊教育课程标准与普通学校课程标准的关系,既与普通学校课程标准相衔接,又充分体现特殊教育特点和独立性。三是坚持遵循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发展规律,充分考虑不同类型残疾学生的多重需要,突出残疾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功能补偿,着力促进残疾学生更好融入社会。

  3.记者:这次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如何组织开展的?经历了哪些过程?

  答: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的研制历时6年多,主要经历了以下5个环节:

  一是专题研究。2010年开始,分别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教育厅、北京联合大学牵头组成研制组,对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的历史沿革和经验进行梳理,并通过座谈、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深入基层特教学校进行调研,了解一线特殊教育教师的需求。

  二是国际比较。分别研究了以融合教育为主的美国、英国,以特殊教育学校教育为主的俄罗斯,介于两者之间的日本、韩国等国家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

  三是文稿起草。组织近600名高校特殊教育专家、一线特教教师、普教课程专家等作为核心成员,在充分吸收普通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和经验基础上,结合特殊教育的实际,起草了各科课程标准的文稿。

  四是征求意见。对全国1500多所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广泛听取了一线特教学校校长、教师和专家对课程标准的意见,先后正式征求了有关部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校、科研单位的意见。根据各方意见,对课程标准做了反复修改。

  五是开展实验。2012年以来,盲校课程标准在34所独立设置的盲校、聋校课程标准在90多所聋校、培智学校课程标准在20多所培智学校分别进行了实验。根据实验情况,先后召开了6次专门会议,组织专家近850人次对课程标准进行了集中修改完善。

  4.记者: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特殊教育学校各科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一是前言。主要阐明本门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突出强调课程的育人功能,结合残疾学生课程学习的特殊需要,阐述如何将现代特殊教育理念和学科课程理念、教学理念、评价理念相结合,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二是课程目标。主要明确各门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总目标和学段目标,提出了各类残疾学生经过学习,在该门课程上所要达到的最基本的水平和程度。

  三是课程内容。主要明确了课程需要学习的概念、原理、事实、技能等具体内容,一般按1-3年级、4-6年级、7-9年级分段。例如,培智学校的生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初步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能听懂日常用语,能认读和书写一定数量的常用汉字”。

  四是实施建议。主要是对教学、评价、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等环节,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建议。要求教师在充分掌握学生残疾类型、原因、程度、发展水平、发展速度等方面差异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多元、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情况,重视为残疾学生提供适宜的教具、辅具和学习资料,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残疾学生有效学习。

  5.记者: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与普通学校课程标准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答:三类特教学校课程标准保持了与普通学校课程标准的紧密衔接,充分吸收了普通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和经验,在思想性、政治性和重大原则方面与普通学校课程标准严格保持一致,在框架结构、编写体例、用语风格等方面和普通学校课程标准基本保持一致,以保证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体系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既要遵循国家对义务教育学校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又必须考虑残疾学生的特殊性,适应不同类型残疾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习成长规律。在具体目标和内容要求方面,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根据残疾学生的实际做了科学转化。盲校、聋校有27门课程与普通学校课程名称相同,但根据残疾学生的特点和特殊教育的实际,对每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要求都进行了相应调整,对课程内容做了相应增减,有关教育教学要求进行了转化。

  6. 记者: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是如何体现其特殊性的呢?

  答:特教学校课程标准充分考虑了不同类型残疾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方式、个性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有机融合了当代特殊教育新理念。

  一是专门研制了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方面的特色课程标准。盲校研制了《定向行走》《综合康复》《社会适应》,聋校研制了《沟通交往》《律动》共5门特色课程标准,这些是专门为残疾学生开设的特色课程,是在总结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制开发的。

  二是以生活为核心研制了培智学校的课程标准。针对智障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实际,以生活为核心研制开发了10门课程标准,包括《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劳动技能》《运动与保健》《艺术休闲》等,主要目的是帮助智障学生学会生活、学会适应,提高生活质量。

  三是结合各类残疾学生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课程内容。虽然有27门课程标准与普通学校课程标准名称相同,但都根据不同类型残疾学生的认知特点,增减了相应的课程内容。例如,语文课程标准中,盲校专门增加了盲文点字摸读和书写学习内容,聋校专门增加了手语的内容。

  四是提出了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教学建议。根据各类残疾学生特点,提出有针对性建议。例如,盲校数学课程标准,建议充分考虑学生视觉获取信息的局限性,运用数学触摸图,帮助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等内容。盲校化学课程标准,建议将低视力学生和全盲学生搭配分组,发挥低视力生残余视觉功能,调动全盲学生参与积极性。

  7.记者:看来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有自己的特殊性,请问在审核把关环节是如何组织的?

  答:一是组织强有力的专家队伍。委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承担审议工作,参与审议的专家包括高等学校特殊教育专家、基层特教学校校长和骨干教师、普教学校课程专家等共500余人次,还特别邀请了中国残联、中国盲协、聋协代表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盲人、聋人参加了课程标准审议。

  二是综合组和学科组交叉审议。成立了盲校课标综合审议组、聋校课标综合审议组和培智学校课标综合审议组,每一个学科都成立了学科审议组。综合审议组着重对课程标准的思想政治方向、学科间的关联以及总体容量、难度的协调等进行审议。学科审议组着重对学科目标及内容设定的科学性与适宜性、教学及评价实施的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审议。2015年1—10月,先后召开五次会议,分类对盲校、聋校和培智学校课程标准进行了审议。

  8. 记者: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已正式发布,请问下一步如何落实好课程标准?

  答:落实好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特殊教育学校和广大教师等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

  一是要抓好教材建设。根据刚刚发布的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育部正在组织专业力量新编一套特殊教育学校新课标教材,预计明年秋季开学起在起始年级投入使用。

  二是要抓好全员培训。教育部将组织课程标准的国家级培训。各地要把课程标准培训纳入教师培训计划,对特教学校校长、教师和教研人员以及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使他们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

  三是要抓好教育教学。指导广大教师认真落实课程标准,遵循残疾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习成长规律,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合理把握教学容量和难度要求,突出潜能开发和功能补偿,促进残疾学生全面发展、更好融入社会。

  四是要抓好评价改革。积极推进特殊教育评价改革,尊重残疾学生的个体差异,多元、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的发展情况,更多关注过程、着眼发展,发挥好评价在改进教育教学、促进残疾学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五是要抓好资源建设。加大特教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整合特教中心、特教学校、相关教科研机构和各种课程资源平台的有益资源,不断丰富特殊教育课程资源。要充分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动校际和区域间课程资源共建共享。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