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扶贫的一系列扎实行动,缔造了世人瞩目的“减贫奇迹”。要从根本上拔掉贫困地区的穷根,关键要靠教育。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精准扶贫先从教育开始发力,把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为贫困家庭积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源。
在教育的田野上播种希望 CFP供图
我国教育扶贫的一系列扎实行动,缔造了世人瞩目的“减贫奇迹”。要从根本上拔掉贫困地区的穷根,关键要靠教育。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精准扶贫先从教育开始发力,把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为贫困家庭积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源。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业已成为全国上下的共同认识和一致行动,体现了现代扶贫开发理论上的突破和实践上的创新,创造了举世公认的“中国传奇”,提供了国际消除贫困的中国样本,对世界反贫困作出了重要贡献。
教育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
从世界范围看,历年国际反贫困的主题都离不开发展为了人、依靠人发展。从中国反贫困的运动轨迹看,扶贫大业成败在党,关键在人才,始终围绕以人为本做文章。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中国式扶贫模式,创造性地从救济式扶贫转变到开发式扶贫,从重视贫困地区转变到关注扶贫人口;从单纯关注经济收入到关注社会民生,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从重视当代人扩大到关注下一代。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也随之从边缘发展到根本大计,成为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一方面,把教育当作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利器,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学会一项有用的技能,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另一方面,把教育作为提高贫困群众发展能力的“治本之策”,成为减少收入不平等的可靠手段,发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的重要手段。这些充分说明我国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教育之于群众摆脱贫困决定性意义的深刻认识。
教育是最精准的扶贫
贫困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匮乏的综合体现,贫困因而成为一个系统性社会问题,表现为条件型贫困、素质型贫困、机制性贫困。随着外部资源的不断投入和基础设施的逐步改善,以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持续建设,贫困地区的条件型贫困、机制性贫困因素减少,而素质型贫困因素突显。教育的缺失是“能力剥夺的贫困”,是比收入贫困更深层的贫困,它会引发“贫困的代际传递”。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成为最大的贫困,疾病、就学成为致贫的主要因素。收入贫困反映根本性的能力贫困,能力贫困反映深层次的心理贫困,心理贫困反映群体性文化贫困。区域扶贫开发虽优于救济式扶贫,但侧重“扶农”而不是“扶贫”,这种间接粗放式扶贫还不能够替代直接面向贫困人口的反贫战略。
世界银行2004年发展报告的主题是“让服务惠及穷人”,就是对全球多年反贫困实践的经验总结。中国政府2013年末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明确提出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攻坚对象从侧重区域到侧重围绕贫困户,攻坚目的从富县为主到富民为主,攻坚手段从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到以户为扶贫开发单元,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我国政府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要对连片特贫地区“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就须坚持突出问题导向,填外语课程和信息化空白,补理科教学质量短板,兜教育保障条件底线,从贫困人口扶志和扶智入手,建立有内生动力、有活力,增强贫困人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教育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特殊功能:一是全面实现教育扶贫脱贫一批的重要任务,注重能力为重的人的全面发展,拓宽贫困家庭子女发展空间,着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二是加强技能培训,增进贫困人口的能力建设,对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易地搬迁安置一批、生态保护脱贫一批发挥了重要智力支撑作用。
教育扶贫成效最显著
联合国发布的《千年发展目标2015年报告》显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的人数已从1990年的19亿降至2015年的8.36亿,全球极端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已基本实现。
我国教育扶贫的一系列扎实行动,缔造了世人瞩目的“减贫奇迹”,以实践证明,要从根本上拔掉贫困地区的穷根,关键要靠教育。精准扶贫先从教育开始发力,把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为贫困家庭积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源。近年来,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基础性、根本性、可持续性作用越来越多地被发现和实践,从中央到地方,围绕教育扶贫中的薄弱环节,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全面加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人口文化素质,提高职业教育促进脱贫致富的能力,提高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高继续教育服务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双语教育拓展发展空间。各级政府精准发力、综合施策,采取超常规政策举措,精准聚焦贫困地区的每所学校、每名教师、每个孩子,启动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先后组织实施了20多项教育惠民政策措施,如率先完善国家学生资助体系、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等,实现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普及、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学生资助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民族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升等领域的教育扶贫全方位覆盖。
以教育扶贫为抓手,有效带动滇西贫困地区脱贫攻坚。2012年开展新一轮定点扶贫工作以来,教育部充分调动有关司局、事业单位、直属高校和职教集团资源支援滇西区域的发展,以探索人力资源开发扶贫新模式为总体思路,制定了《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工作方案》和《教育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加快滇西边境山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共同推进计划》,发挥学科、人才、科研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定点扶贫县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精准扶贫路径,创办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对口帮扶大理学院学科建设、滇西农村青年创业人才培养计划、滇西领导干部经济管理研修班等重点项目推进顺利,对口帮扶形式多样,扶贫模式和方法不断创新,赴滇西挂职干部发挥了积极作用,定点联系工作成效明显。实施人才帮扶,提升了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实施科技帮扶,助推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升级;实施民生帮扶,支持了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发展;实施智力帮扶,提高了贫困地区决策和管理能力。
教育扶贫最可持续
2015年9月举行的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了2015年后的发展议程,其中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第一个就是“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穷”,要求“到2030年,在世界所有人口中消除极端贫穷”。同时,按照世界银行的新标准(购买力平价计算),国际贫困线标准从此前的每人每天1.25美元上调至1.9美元,考虑到全球经济放缓以及贫困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要实现2030年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仍须作出很大努力。中国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中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国际上也有典型意义。
教育在中国脱贫攻坚实施保护性开发中更具可持续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规定,到2020年,总体目标不仅是“两不愁三保障”,而且包括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在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阶段,这些极贫地区保护自然环境和开发的矛盾十分突出,尤其是针对特贫人群分散和返贫率15%至20%现象,必须实施保护性开发,坚持扶贫到户的个体化发展战略,发挥人力资源开发和民族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作用,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鼓励和帮助有学习和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
多建一所学校,少建十所监狱。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手。学成一人,就业一人,全家脱贫有望。通过教育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阻止脱贫无能、致富无法现象,打开孩子们通过学习成长、青壮年通过多渠道就业改变命运的扎实通道,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实现“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突出强调“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解决好共同富裕问题已日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心问题。贫困地区教育现代化,本土能人和特色产业显得更加重要,精准扶贫已进入人才扶贫阶段。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较多。中国扶贫成就举世瞩目,减贫经验也是国际期盼。通过教育精准扶贫,在全世界能够做出一个成功的“中国样板”。
(作者曾天山系教育部滇西挂职干部扶贫总队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