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会有一所好学校,这是因为好校长在办学实践中有较强的教学领导力。这种领导力需要进行多方面的锻造。
我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会有一所好学校,这是因为好校长在办学实践中有较强的教学领导力。这种领导力需要进行多方面的锻造。
一是校长的文化自觉。它指的是对学校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是校长反思办学理念和教育行为的一种习惯,表现为校长既能及时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又能洞察学校教育的一切,让先进教育文化支配下的教育行为成为办学的“本能”。校长的文化自觉体现在:对学校办学传统的诞生、形成、延续的全面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办学传统继承、扬弃的抉择,求得办学的自主能力与自主地位;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包括教育教学自身的规律,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思考并选择恰当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教育管理行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校和谐发展;不断审时度势、不断试图改变环境、完善自我的进取精神以及不墨守成规,好学深思、不断进取、善于质疑等自我品质,等等。
二是规划课程的能力。学校几乎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通过“课程”这一载体来实现的,校长对课程的价值判断,直接影响着学校课程的质量以及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规格。作为一名校长,要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站在教育发展的制高点上来规划学校的课程,确保今日的学生能成为明日社会的栋梁之材。课程的规划具体体现在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功能定位以及学校办学传统、办学特色、育人目标的把握上。它是把国家的要求、学校历史积淀、学生的实际相结合而优化设计的学校课程总体方案。在课程规划中,要求校长既要统筹兼顾三类课程之间的关系,又要关注每一课程开设的顺序和课时,还要注意与低学段、高学段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以凸显教育的一致性。
三是建设课程的能力。不同的学校,校情各不相同,不同的学生,个性各有千秋。但整个地区甚至整个省份都使用相同的教材,这就意味着教材和学生、学校的具体实际之间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需要校长领导广大教师着眼于国家要求和学校实际,开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资源,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效的载体。校长在建设课程中,要发挥如下几个方面的领导作用:依据学校规划的总体课程方案,从目标、内容、实施、管理、评价等课程要素出发,研制每一类、每一门课程的实施方案;善于从教师、家长、校外的合作伙伴以及社会组织中发现和挖掘潜在的人力资源,推动学校课程建设;通过共享、自建实践基地、创新实验室等举措,拓展学生的实践场所,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从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历史积淀中,挖掘课程要素,提炼学校课程。
四是教学实施的能力。教学实施的关键在教师。再好的课程,如果教师自己对此认识不足,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教学基本环节方面做得不到位,就不能发挥课程应有的作用。所以教学实施的核心,体现在校长对教师的专业指导上,体现在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精心组织上,体现在学校各部门对学校课程方案的贯彻落实上。校长要保证学校的各类课程都能开齐开足:学生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锻炼时间得到有效落实,每一门课程不随意增减课时,学生的个性特长能够兼顾,艺术和科技等直接关系到学生理解外部世界和体察内心世界的社会实践课程有效实施,教师针对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和探索成为教学的常态……而落实这些要求的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专业自主性——让每一名教师都能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五是教学评价的能力。教学评价包括两个方面:学校对教师阶段性教学工作状况进行的评价;教师对学生掌握和理解学科知识,以及个人成长的特点和状况进行的评价。现在不少学校并没有认真区分这两种评价,常常用期中、期末以及平时成绩加权,给学生一个学期成绩,作为评价的证据。但从这些数据中很少能看出教师是如何教的、有何特色、学生是如何学的、问题在哪里,评价的随意性比较大。评价是一个持续收集证据的过程,通过对这些证据的分析和处理,来发现教师教的特点和学生学的特征,引导教师不断调整教学方式,让学生更集中主动地学习,以保证课程和教学的目标能够顺利实现。评价能力的高低,体现着教师对学科整体结构的理解,体现着教师对教学目标一致性的认同,也体现着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尊重。其中有大量的事情值得研究。
校长拥有了这些能力,就既能够运筹帷幄、统揽全局,又能够细致入微、明察秋毫,创生出一所深具实力的优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