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欧盟国家教育部长会议和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政策对话会分别举行。两场国际性教育会议分别就提高教育质量水平、开展语言教学合作等多个议题开展对话,其中的一个共同议题——学分互认引人关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明确表示,要推动中欧学分互认,让留学人员的增加为双方合作搭建新纽带。

  10月11日,中国-欧盟国家教育部长会议和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政策对话会分别举行。两场国际性教育会议分别就提高教育质量水平、开展语言教学合作等多个议题开展对话,其中的一个共同议题——学分互认引人关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明确表示,要推动中欧学分互认,让留学人员的增加为双方合作搭建新纽带。

  作为留学大国,学分互认将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中欧学生流动会否因此更加便利?又将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什么新要求?

  自由灵活 学生双向平衡流动

  欧盟成员国是我国学生学者出国留学主要目的地之一。来自教育部的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在欧盟国家留学人员总数为303451人,占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24%,比2014年增长了7.5%。近年来,欧盟来华留学人员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欧盟成员国来华留学人员总数为45125人。

  此前,我国已与德国、法国、意大利、爱尔兰、瑞典、丹麦、西班牙等19个欧盟成员国签订了相互承认学位、学历和文凭的协议。而相对于学位学历互认,作为核定学历学位、计算学习量、认定学生在国外学习培训经历的重要工具,学分互认会使各国学生参与教育交流更为“自由而灵活”。

  在学分互认框架下,学生们不再仅限于去他国就读完整的学历学位,也可以选择去国外大学学习某类课程。回国后,在国外获得的学分将被承认。

  “欧洲大部分国家规定每个本科生在学期间,必须要有半年时间(一学期)在国外学习的经历,学分互认将促使欧盟国家的更多学生来华留学。”厦门大学教授赵叶珠解释,此举也将一改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蜻蜓点水式”的短期交流模式,有利于学生们完成完整课程的学习,保证学习效果的延续性、深入性和系统性。

  同台竞争 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挑战

  在西方,国家间学分互认由来已久。1999年,欧洲多国参与启动的高等教育区域合作计划,学分互认是其重要内容。

  近年来,被世界认可的中国高等教育加快了学分互认的步伐。学分互认逐渐在中外高校之间出现,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中外合作办学和校际交流中均陆续开展了学分互认的试点。

  但在实现学分互认的过程中,一些矛盾也凸显出来。赵叶珠介绍,最明显的矛盾体现在学制设置的不同和学分含量换算的问题上。

  目前,欧洲实行“3-5-8”学制,即3年获得学士学位,再加2年获得硕士学位,理论上再加3年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需要完成180欧洲学分(ECTS),每年需要完成60学分,一个学分需要25~30小时的学习量。但是在我国,两个学分通常指的是30至40个课时的课程。

  除此之外,赵叶珠认为,国家间达成学分互认协议的主要障碍还在于不同国家间的学术传统及质量标准的不同。同样一门课程,中国教师可能以讲授为主,而在其他国家可能是需要学生的大量阅读、作业为主,“教学理念和方式上的差异难以弥合”。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曹卫东对此表示认同:“高等教育本身就具有国际化的基因,学分互认在带来便利和更多教育资源的同时,将会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更大的挑战。”据悉,目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已与法国、波兰等8个欧盟成员国的部分高校签署了校际学分互认的协议。曹卫东发现,一些中国学生在出国交流回来后,会比较国内和国外高校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的优劣。与其他国家完成学分互认后,课堂里会出现更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这将把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置于国际的竞争平台上,促使我国高校改进和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吸引来华留学生。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