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将“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这一目标写进了规划。这无疑是振奋人心的。离规划实现的时间只剩下3年半,我们完全准备好了吗?快速摆脱误区,思考如何立足产业所需、如何服务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打造完整版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也许正当其时。
编者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将“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这一目标写进了规划。这无疑是振奋人心的。离规划实现的时间只剩下3年半,我们完全准备好了吗?快速摆脱误区,思考如何立足产业所需、如何服务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打造完整版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也许正当其时。
从现实来看,职业教育至今还不是令老百姓满意的教育。表现在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虽然有所进步,但是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这是无奈的选择”的格局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对于企业行业来说,虽然目前职业教育解决了有和无的问题,但是还没有解决优和精的问题。
及时纠正认识误区和问题
现代职教体系不仅包括了职教内部以及普职教育板块之间相互贯通、相互连接的学制上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职业教育核心内容上的现代化:这个核心内容就是按照怎样的标准和怎样的要求来打造一支优秀产业大军。因此,可以说建成现代职教体系绝对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手段。脱离这一核心内容来谈职教的现代化则毫无意义,而且会产生认识误区:
误区一: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就是技工教育。其实面向生产、管理、服务、建设一线的产业大军绝对不仅仅只是由技工所构成,还必须同时由大量的现场工程师、技术师、工艺师、品管师、设备维护保障师等构成。他们都应该列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对象;
误区二: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就是技能教育,否认技术教育的存在,把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对立起来、割裂开来。这是造成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质量长期徘徊不前、社会认可度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误区三: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就是与岗位“零距离对接”的教育。其实这种提法不是不对,而是不全对。因为我们不仅要面向现在,而且要面向未来。用未来技术武装今天的潜在劳动者是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误区四: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就是学习掌握成熟技术、规范、流程和实务的教育。这一结论同样不是不对,而是不全对。因为当今的产业大军是否优秀,不仅看其再现的水平和能力,而且还要看其创新的水平和能力;
误区五: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就是取得上岗证或职业资格证的教育。这种认识过于狭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制约了我国职业教育的高水平发展。其实,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指标不光是要看取证率多少,还要看直接贡献率的大小,等等。
此外,我国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规格描述的漂移不定;对技术进步直接贡献率的缺失和低下;对专业建设中“重心下移”的片面化理解把握;对实践教学中长期存在的简单化、低水平、浅内涵(包括顶岗实习)听之任之、视而不见;相当多的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的领导对当前和未来如何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表示迷茫,缺乏方向感,都与存在上述这些误区有直接关系。必须要从源头上来解决这些问题,否则就会影响甚至阻碍我国职业教育高水平的现代化。
从长期产业背景认清职业教育
目前,我国仍面临着“双重压力、双重挑战”——传统工业化没有完成,新型工业化已经来临;传统市场化没有完成,全球化时代已经来临。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一基本格局不会变,还会长期存在。基于这样的产业背景,从总体上看就要求我国的产业大军要具有如下四个特质:
一、既要掌握与我国在世界产业链分工中的中低端位置相适应的技术技能,又要同时具备向中高端产业链分工冲刺的特质;
二、既要能够掌控国外先进装备和技术为我所用的技术技能,又要同时具备国际技术和装备的消化、吸收、反求、转移和革新的技术技能;
三、既要具备传统技术和成熟技术高水平、高质量实现的能力,又要同时具备适应新的科技革命及“ 产业”的产业发展格局转变成“互联网+专业”专业建设的新格局,并主动将“两加一大”相关联的通用技术,以及将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同步的先进技术大规模引进职业教育中来。
职业技术院校基本条件和能力建设的标准要更新。当前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正面临着培养规格的重大变化,面临着新经济、新技术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必须重新审视原有的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和能力建设的标准,并适时作出调整。
二战后,职业技术教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两次特别巨大、特别杰出的贡献。一次是德国人作出的,他们靠职业技术教育这一秘密武器,不仅医治了战争创伤,同时创造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世界奇迹;另一次是中国人正在做的,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将一个巨大的人口包袱转化为一支庞大的产业大军,支撑了中国30多年的高速发展,从而创造了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贫穷、实现经济起飞的奇迹。
打造完整版的职业教育,无论对于中国还是世界来说,将都是一项相当宝贵的经验,我们有责任将它维护好、发展好。
(作者俞仲文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