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理性地认识自己的专业和未来将要从事的行业与岗位,将自己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建立起良好的从业的价值观基础。

  倡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理性地认识自己的专业和未来将要从事的行业与岗位,将自己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建立起良好的从业的价值观基础。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要引导和培养青年特别是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要求教育者引领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这不仅表达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期待,也对高校的大学生专业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为何要重视大学生专业价值观培养

  专业价值观是学生衡量专业优劣的内心尺度,是学生对待某个专业的一种信念。专业价值观影响着学生对专业的理解、选择和态度,影响专业精神的形成,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对未来从事相应职业的态度。专业价值观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倡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理性地认识自己的专业,认识未来将要从事的行业和岗位,将自己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建立良好的从业的价值观基础,十分必要。

  重视大学生专业价值观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提出的必然要求。从全球来看,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出现,大学越来越多地承担起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使命,校园中出现了针对社会行业需求的专业分化。对社会开放和融合是现代大学呈现的趋势,专业的增长与多样化是与社会行业的发展、与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变化相适应的,因此,近些年新的学科、新的专业在大学校园不断出现。专业的产生不仅意味着学科知识的分化,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必然向专业渗透,专业价值观成为大学教育需要值得重视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大学生专业价值观的教育不够重视,其原因不是单一的。归纳而言,有两点需要高度关注:一是教师的实用化倾向加剧了学生对学习的功利性态度,而教师的实用化倾向根源在于大学管理的功利主义倾向。二是大学教育只注重教授专业知识和教会学生专业技能,忽略了对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价值承载的教育。

  大学生专业价值观形成的过程

  大学生专业价值观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我国实行新的高等教育体制和劳动就业制度以后,考生进入大学前就应当认真考虑将来毕业后的就业和长远发展问题,慎重选择院校和专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要看专业“好不好”。学生评价专业“好不好”,表面上看是关乎他将来就业或继续深造是不是有优势,关乎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等心理因素和其他条件相适应,实质上是与考生的价值观相关联的。例如,什么样的专业才是好专业抑或少投入多挣钱?选择专业主要看自己的个性特征,还是多想想国家对人才的需求?等等。当然,无论如何,考生是基于主客观的考虑选择了他的专业。

  大学生在校期间,是其专业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过程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认知认同,大学生能对专业价值观的理论知识、历史形成以及文化精髓正确掌握、充分理解和领悟。二是情感认同,大学生能够意识到所学专业的价值,并能够通过行为体现出对专业的认可。这是专业价值观认同承上启下的过渡环节,既是对认知认同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是认知认同的重要基础。三是行为认同,大学生在行为上把专业价值观作为学习和实践的指南,包括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及就业岗位的选择等。

  专业教师和课程是专业价值观形成的引领和载体

  专业教师是大学生专业价值观形成的引路人。在大学生专业价值观形成上,专业教师在是否应该引路、引什么样的路、怎样引路三个环节上都是至关重要的。专业教师在大学生专业价值观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对大学生最具影响力的群体。高校要从制度上加强设计,引导和激励专业教师在课堂上下言传身教,通过培训使专业教师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与学生分享自身对人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寻找自己的道路,引领大学生的专业力量、专业信念、专业追求和专业认同。

  课程是大学生专业价值观形成的载体。首先,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要增加对大学生进行专业价值观引导的课程。一是通识类的课程,如哲学、伦理学方面的课程;二是专业伦理的课程,如科技伦理、学术伦理、护理伦理等;三是实践性的非正式课程,使得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服务、公益组织特别是未来工作岗位的专业实践等活动,增强社会关怀,培养奉献精神和公民意识。

  其次,在课程与教学组织和设计中,注重专业价值观这一目标的实现。在此环节上,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并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顺序,把每个目标领域分为若干个层次和水平。价值观是情感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属于高级的教育目标。因此,专业教师在课程的设计上以及具体到每一门课程上,在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时,均要把专业价值观的教育作为教学一个重要目标。

  总之,要重视并通过多种路径引导和教育学生确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大学不是要标榜招来了多么聪明的学生,而是应该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要使学生通过专业的历练去体现出个人将来的职业理念,即社会责任感、应该为社会做些什么。

  (作者孟令君系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教授)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