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招录取正在进行中,许多大学新生面临着对自己所报专业的认知问题。据中国青年网的一份调查显示,约有44.5%的学生入学前很少了解或不了解自己的专业,并且有59.54%的学生认为所在高校目前选专业的方式并不合理。

  2016年高招录取正在进行中,许多大学新生面临着对自己所报专业的认知问题。据中国青年网的一份调查显示,约有44.5%的学生入学前很少了解或不了解自己的专业,并且有59.54%的学生认为所在高校目前选专业的方式并不合理。

  为换专业回炉再造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前几年也有报道。在注重宽口径灵活培养的今天,专业选择有多重要?转专业为什么还是这么难?志愿填报“先专业后院校”的改革趋势下,专业兴趣如何保证?为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转专业,谁说了算

  在改革开放后20年的时间里,转专业都是稀有、罕见的事情,远没有达到形成制度的层面。2002年,复旦大学批准20余名学生转专业引发极大关注。2005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其第十八条指出:“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学生转专业由所在学校批准。”也就是说国家不再对学生申请转专业设置“门槛”,而是将考核权移交给学校,由高校来全权负责。

  在各校的规定中,转专业的时机多在大一结束后大二开始前。同时,名额一般限定在本届本专业人数5%到10%之间。实际执行中,由于学分、绩点、排名等要求的存在,成功转专业的学生仍在少数,武汉纺织大学甚至出现过转专业未果自残的事件。

  某重点大学教务处职员吕鑫(化名)坦言,校方对转专业对教学秩序带来的破坏比较担心。“根据往年的申请情况看,有60%以上的申请都要求转到经管和学校的几个强势专业,如果同学的愿望都实现,有的冷门专业就要取消,而热门专业要成倍地扩师资。”他说。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马陆亭表示:“转专业属于高校自主权,但录取中学校、专业是一并定下的,每个专业都有代码,而同一学校强、弱专业录分相差很多,有的甚至差着批次。如果无条件转可能破坏公平、留下灰色空间。很多学校规定高分可以往低分转或者仅允许成绩拔尖的学生转专业,是有一定道理的。”

  “转专业”政策应遵从培养规律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经学生同意,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

  据了解,有的学生转专业是因为自己的专业社会需求不大,想转一个热门的专业,也有部分学生在考上大学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才发现自己专业兴趣所在。马陆亭认为,转专业口子放大是趋势,但首先应该定好规则,学校也要做好引导。

  当然,落实在执行中,各校、各专业的政策差距比较大。中国科技大学对转专业完全放开,而以语言为根本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则明确规定不允许转专业。“这与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关。”吕鑫说,“在我们学校,转入外语类的学生也要从一年级学起,因为不降级根本跟不上,有些小语种承担着培养稀缺人才的任务,更不能随意转入转出。而一些理工类专业,基础一致,理论相同,转专业反而促进融会贯通。”

  马陆亭认为,长期看,不同学校对转专业的问题会形成各自的风格。“有的学校、有的专业就是宽口径培养、容易转专业,有的学校、专业就是刚性强、专业度高。差异化发展中,学生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不转专业,大学还能否精彩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妥协是普遍现象。南京大学的李璐(化名)高考时被录到对外汉语专业,她一直想转到汉语言专业,但面对严苛的要求一直没能如愿。“相对来说,汉语言专业对打算做学术的人更合适一些,大一转专业绩点达标但没通过考核,考研的时候就不愿再冒险,一路读了下来。”

  而对于所学专业和心仪专业距离比较远的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可能就更小了一些,双学位成了仅有的救命稻草。“我们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差不多有三分之一学着法律的双学位,毕竟大家都是冲着法律专业来的。”魏强就读于某政法名校,“但双学位毕竟没有本专业过硬,到就业的时候还是有很多限制。”

  有老师提出,高校规模大到一定程度,一转就怕乱,惯性使然,但目前专业设置过于刚性,有的专业扩展学分选择范围,增加学生的调控能力是可以做得到的。

  另一方面,改变社会成见也有助于弱化专业设置的刚性。“用人单位往往对号入座。国外同一个专业名,进研究机构翻译成一种,进企业翻译成另一种,要不简历通不过,实际上学的内容都一样。”马陆亭指出,“其实,目前就业的对口率并不是很高,纠结于专业名称还是过去的思维习惯。”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