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政策延续性、建立系统而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引导利益相关群体的多元参与,是当下做好教育扶贫工作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保持政策延续性、建立系统而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引导利益相关群体的多元参与,是当下做好教育扶贫工作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在扶贫攻坚的一盘棋中,教育扶贫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国家教育规模很大,2亿多学生接受教育,50万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在这么大的教育规模背景下,由于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学校间的差异,在不同的地区,包括相对贫困落后的地区,教育面临的问题是不一样的。不同的领域和学段,比如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因此,教育扶贫的关键是把问题找出来,对症下药、精准施策,这样教育扶贫在短时间内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笔者以为,教育扶贫当下有如下几个问题,需要各方格外关注。

  注重教育扶贫政策的延续性和一致性。教育扶贫不是一个新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教育扶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远目标。因此,既要保证旨在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扶贫的各项政策和工程项目的一致性,也要保证各项政策是否能够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保持政策延续性是教育扶贫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认识到反贫困的复杂性,注重教育扶贫的系统性。教育扶贫不单纯是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世界各国贫困的发生机制来看,减轻贫困需要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建立分配相对公平的经济制度、优化劳动力配置、保证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需要教育系统内部和外部协同发力。以发展教育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实现教育功能“外溢”这一理想目标的实现,需要充分考虑贫困地区的地理、经济、民族、文化特点,需要财政、制度等多项配套措施的有效保障,需要考虑国家和地方管理部门合作协调,建立起系统而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

  明确教育扶贫的责任主体,引导利益相关群体的多元参与。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部门的责任,中央政府保障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地方政府保障政策能够有效落实;发挥学校和家庭在教育扶贫中形成“造血机制”的主体能动性;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多方参与教育扶贫,同时也为教育扶贫政策目标实现提供监督和评估。

  (作者钟秉林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