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于有机哲学之上的建设性后现代教育则呼唤一种有根教育,这种有根教育旨在恢复、激发和培育学生的归属感,包括对大自然的认同和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并学会感恩。
聪明的,请告诉我,根在何处?CFP供图
奠基于有机哲学之上的建设性后现代教育则呼唤一种有根教育,这种有根教育旨在恢复、激发和培育学生的归属感,包括对大自然的认同和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并学会感恩。
“‘扎根’也许是人类灵魂最重要也是最为人所忽视的一项需求。”西蒙娜·薇依说。根是向下生长的,根是一种庇护,失去根,我们所见只是虚假的繁荣,我们所在的只是一个漂浮的社会。同样的,教育也要“有根”。
何谓有根教育
建设性后现代教育恢复、激发和培育学生的归属感
机器是没根的,也不需要根。而生命之物则是离根不活。
现代教育由于机械思维的君临天下,在根底上是无根的,可以说是一种“无根教育”或“断根教育”,因为它割断了学生、学校和教育与自然、社会、传统和实践的血脉联系。它使得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失去了深邃的归属感。
奠基于有机哲学之上的建设性后现代教育则呼唤一种有根教育,这种有根教育旨在恢复、激发和培育学生的归属感,包括对大自然的认同和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
同时,有根的教育是感恩教育。
学生是“社区中人”
建立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是克服现代人无根浮萍状态的根本之道
对大自然的认同,要使学生意识到人并非一个由皮肤包裹起来脱离世界的自我,而是“社区中人”,其存在应包括与他人及自然世界的关系。自己仅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的存在有赖于该系统的存在,从而养成一种善待、尊重、敬畏自然的心态。因此之故,有根的教育鼓励学生走向日月山川,亲近大自然。用陶行知的话说就是,鼓励学生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现代教育热衷于让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却对自然本身“兴趣寥寥”。学生们专注于分析物体的构成要素,但如乔治·罗素所言,“对活生生的植物、动物、星、云、天气,乃至整个自然世界缺乏真实的感受和经验”。这不能不说是现代无根教育的失败。
在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看来,建立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是克服现代人无根浮萍状态的根本之道。因此他们格外强调,正如美国学者斯普瑞特奈克在《真实之复兴》中所说,教育“应该增强而不是割裂那种儿童感觉到了但又没有说出来的与世界的联系感”。托马斯·柏励则强调,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系教儿童宇宙的故事,并让儿童从他们自己的直接经历中学习“自然的书”。在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看来,正如美国学者托马斯·贝里在《伟大的事业——人类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到的,“让孩子只生活在与水泥、钢铁、电线、车轮、机器、计算机和塑料的联系之中,而几乎不让他们体验任何原初现实,甚至不教他们抬头观看夜晚的星星,这就是一种使他们丧失最深层人生体验的灵魂剥夺。”诗人泰戈尔曾经说:“童年是一个文明人一生中唯一可以在树杈和客厅的椅子间作出选择的时期,难道因我已是成人不便这样做就该去剥夺孩子的这种权利吗……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鞋子是要穿的,道路是要铺设的,车子是要使用的。然而,在孩子受教育时期,难道不应该让他们懂得,世界并非客厅,而是一个诸如自然的东西,而他们的肢体之所以被造得如此美妙,正是对自然的一种回应。”土养根,根养树。离开自然,人会变得窄小,贫薄和猥琐,最后踏上萎谢的不归路。而根系自然,才会产生“根深叶茂”的风景。
有根教育的理念落实到教学中就是环境教育和生态教育的推广和实施。在2007年烟台召开的“过程思维与课程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美国汉瑞克斯大学的一位女生凯利·扎罗库斯基向大会展示了美国中部一所中学如何进行环境教育的事例。在该校,环境教育在总的课程安排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们的具体工作是治理一条流经该校东面的小河。小河缺乏植被,表现出相当的侵蚀,而且已渐遭污染。在过去的15年中,学生们不仅以理论持续不断地唤醒周围居民的环保意识,而且同当地政府和居民一道,亲自动手增加该地区的植被,改善水质,增加野生动物的种类,从而极大地改善了该河流的生态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们的知识找到了发挥的渠道,而且心灵也得到了净化,创新意识涌现出来。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李培根认为,“一个人对环境的认识越深刻,他改善环境的欲望通常越强,创新的可能性也更大。如果一个人对存在环境的视野越广,其做出的创新成果之意义也可能越大。”在当代西方,对这种有根教育的认同直接促进了公共服务意识、社区服务意识的高涨。例如美国第一夫人不久前之所以在成千上万毕业典礼演讲邀请中独独接受华盛顿大学的邀请,主要原因就是该校满足了她的条件:“全校师生要达成总数十万小时的公共服务”。
到传统的沃土中吸取营养
教育工作者要充分领悟“教育”的全部含义,充分尊重“传统教育观”
有根教育所讲的归属感的第二层含义是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即到本土文化传统的沃土中吸取营养。
受第一次启蒙对传统的虚无主义态度的影响,现代西式教育基本上是一种拒绝传统的教育。在“唯新主义”的口号声中,进行着断根教育,在“价值中立”的旗号下,实施着“去道除德”的教育。
在这种政治气候下,现代西方文化成为唯一合法的文化。一如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贝拉所指出的那样:“不久前,根据与我们自己文化的相似度来对世界文化进行分等是个普遍的现象。现代西方文化被看作理性和进步的标准,其他文化都应向它靠拢。”也就是说,只有现代西方文化是有价值的,其他文化因其特殊性的品质都是应被抛弃的。
在中国,在以全盘西化为基础的反传统主义声浪中,这种无根教育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在全面移植西方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的同时,我们抛弃了中国人古老的“大学之道”及其背后的文化价值体系。
而后现代的有根教育因着对差异的尊重和对他者的开放,十分看重各个民族的传统智慧。在生态危机、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剧的今天,人们越发感到传统智慧的珍贵。从中国“敬天惜物,乐道尚和”的生态智慧和生存智慧到孔子的仁者爱人,从“在明明德”的“大学之道”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朱子治家格言》,无一不是有根教育的经典。这样我们也就理解了为什么世界比较教育学会会长克莱因·索迪安教授在题为《教育及其道德责任:和而不同的世界》的讲演中,号召教育工作者充分领悟“教育”的全部含义,充分尊重“传统教育观”。因为它们是先民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所系,是文明大树之根。
拒绝自我中心主义
将大写的自我还原到社会关系中,强调个体的责任和担待,鼓励谦逊,欣赏感恩。
在主张敬畏自然,珍贵传统的意义上,建设性后现代教育所推重的有根教育是一种“感恩教育”。
现代西方教育是建立在“现代个性自由”基础上的,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的教育。它喜欢炫耀个人的成功,将一切成就归诸个人奋斗。而后现代的过程则拒绝自我中心主义的教育,提倡感恩教育。它通过将大写的自我还原到社会关系之中,而强调个体的责任和担待,鼓励谦逊,欣赏感恩。
德国女哲学家阿伦特说,我们的行动使我们进入这个世界。具体到实践中, 我们如何贯彻和实施有根教育和感恩教育呢?可以考虑从培育儿童的“孝意识”入手。因为“孝”字所体现的就是一种感恩。对儿童进行孝意识教育是感恩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有根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实践路径。
“万善孝为先”。尽孝是每个炎黄子孙的本份。在孝的问题上,一直以来我们有两大迷思:
迷思之一是,以为让年迈的双亲吃好喝好,给他们买上一处豪宅,就算尽孝了。殊不知,人非草木,父母也有情感和精神上的渴求。尊重父母,仔细聆听他们的声音,在满足老人物质需求的同时,尽最大可能满足他们的情感和精神需求,才是真正的尽孝。其实在中国老人的内心深处,后者是他们更为看重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常回家看看》能够唱红大江南北的原因。
迷思之二是把“孝”仅仅看作一个名词。其实在根蒂上“孝”更是个动词。这至少意味着两层意思:孝本真地内含着行动,心孝不如行孝,光说不练,不叫孝。孔子讲:“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意思是不要挨家挨户进行道德说教,而要以自己的日常孝行感化人。“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孝是一个过程,是一辈子的事,“孝无终始”。
并不是只有高官厚禄,腰缠万贯才叫孝。踏踏实实做事,本本份份做人,也是孝。父母可没有我们这么大的功利心,更没有我们那样高的势利眼。再严密的外在律法纲纪总有疏漏,再美好的信仰体系也有时会令你厌倦,孝道却是我们内心深处永不熄灭的火焰。当我们在孤独中跋涉时,孝使我们感到温暖,令我们坚强,因为父母先人与我们同在。当我们富贵荣华,志得意满时,孝令我们“慎独”,因为我们惟恐玷污父母先人的清誉。
可以把“孝意识”的培育作为发展感恩教育和有根教育的出发点和突破口。因为孝不仅可以让我们找到生命的归属感,而且可以激发我们的责任感和崇敬感。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怀特海强调教育应该具有神圣性。所谓神圣性,就是他在《教育的目的》中说的,培养受教育者的“责任感和崇敬感。”
(作者单位:美国克莱尔蒙特大学过程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