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好“全面改薄”资金?甘肃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高校力量,实现了第三方监测评估,用另一种视角描述了资金流程,他们的探索或许能给您一些启示。
如何用好“全面改薄”资金?甘肃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高校力量,实现了第三方监测评估,用另一种视角描述了资金流程,他们的探索或许能给您一些启示。——编者
2014年,西北师范大学组建第三方专家团队承接了甘肃省“全面改薄”项目的监管与评估工作。一年多来,第三方对甘肃省86个县市区及嘉峪关市和兰州新区的“全面改薄”项目进行跟踪监测评估。
监测内容有哪些
对改薄项目实施监测与评估,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项目的实施进度、完成程度、资金落实情况及使用效益进行监测评估。
积极设计改进策略,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利用实证研究的结果,科学分析甘肃省“全面改薄”的任务需求与项目规划之间的差异,加强省级统筹,发现甘肃改薄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
对文本进行全面审核。依据《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等政策文件及甘肃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消除红牌136个、黄牌520个,确保项目规划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合理性。
对监测数据实施三方印证。第三方专家团队采取实地核查数据、部分抽查数据、甘肃省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三方印证的方法,全面掌握项目实施、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等方面的客观数据。对学校进行全覆盖式实地核查。
重点核查土建项目(竣工项目、开工在建和完成招标签订合同项目)和设备项目(送达学校和完成招标签订合同项目),查验改薄资金落实凭证、招投标手续、项目合同、竣工验收报告等。同时,对18个样本县和108所学校定期监测,建立基线数据库,研究分析任务需求与项目规划之间的差异。
此外,甘肃省还自主研发了网络版甘肃省全面改薄信息管理系统,实时掌握每一所项目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缺口及改善情况,监测各级项目资金去向和使用状态。
如何拿到真实的数据
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第三方团队采用依概率比例整群抽样的方法,共抽取108所样本学校作为基础监测点。
为了追踪项目的实施进程以及项目产生的结果,第三方团队根据指标与项目目标的关联程度,用教育生产函数的方法,主要关注投入、产出、结果三方面的指标,构建甘肃省“全面改薄”项目监测指标体系。
投入指标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所进行的投入,主要通过资金到位率、资金支付率、资金规范使用率来考察;产出指标主要是为了考察项目投入活动给学校带来的直接变化,通过生均教学用房、生均建筑面积、生均图书、生师比、大班额数量、危房面积等指标来考察;结果指标的目的是分析项目产出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效应,主要包括学生入学率和辍学率变化、学生成绩和学生发展等指标。
为了对改薄进展和成效实施有效的监测与评价,第三方团队所需数据主要有4个来源:第一,2014年12月通过规划报表形成的11205所项目学校基本信息数据库;第二,2015年3月份实地核查形成的资金到位、资金支付、资金规范使用等方面的数据库;第三,随机抽样获得的18个县108所样本学校的基线数据库;第四,通过全面改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形成的全省各市县资金到位和项目进度的跟踪监测数据库。
第三方发现了什么
通过对数据的研究分析,主要监测评估结果如下:
甘肃省的改薄资金重点投向贫困和偏远农村薄弱地区。第三方团队把握“三个80%”的原则,即用于特殊困难地区的资金比例不低于80%、用于农村(含县镇)学校的资金比例不低于80%、用于土建的资金比例不低于80%。
甘肃省项目学校共11205所,四级财政规划总资金投入214.15亿元,2014年至2018年投向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17个插花贫困县和3个民族自治县的中央资金比例为100%,省级资金的比例为86.3%。
甘肃省的改薄资金主要用于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改善,土建项目占绝大比重。评审中严格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兜底线保基本”原则,以满足基本办学需要为目标,确定薄弱学校范围,确定项目内容。严禁不切实际盲目扩大规模和超标准配置,严禁建设豪华学校和“重点校”。
经过基年与完成年的项目情况效应分析发现,各所项目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总面积、生均面积、设备的数量均有很大提高,极大地改善了全省教育薄弱地区的办学条件。投入总资金中,土建占总资金的比例为79%,设备购置比例为18%。其他配套设施建设资金比例较低,仅3%。
进度稳中有升,资金支出规范性较高。整体看来,2014年和2015年的项目进度稳步推进,由于项目资金中校舍改造项目所占比重较高,校舍建设项目进度对总进度的影响最大。
对于部分县区存在项目资金交叉使用、项目进度缓慢、佐证材料不完整、个别项目超标、项目实施过程不规范等问题,甘肃省“全面改薄”办公室已将第三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各项目县,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并且对进度较慢的几个县区负责人进行了约谈。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