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积累知识,拓展学生的发展思维。电教媒体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供形象、直观、生动的视觉画面和视觉刺激,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感性认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积累知识,拓展学生的发展思维。电教媒体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供形象、直观、生动的视觉画面和视觉刺激,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感性认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为了给学生一个生动的画面而运用电教手段,而应该以发展思维为目的,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精心确定思维启发点,捕捉运用电教媒体的最佳时机,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通过形象的感知,使视觉、听觉与深入思考结合起来,训练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等。多媒体技术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改变了教师“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形式,恰当地将实物投影、录音、电脑等现代化电教媒体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以光、电、声、像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入目入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有助于加快课堂信息流程,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让学生的识字活动更加有趣
学生天性好玩、好动,运用现代化电教媒体,通过动态的画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刺激他们的大脑皮层产生兴奋中心,能迅速对感知到的事物做出积极的心理反应,使学生处于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自觉、自愿地学习。如教学“聪”字,课件先出示耳朵、眼睛、嘴巴、心脏,再依次将耳朵演变成“耳”字,眼睛演变成“ˋˊ”,嘴巴演变成“口”字,心脏演变成“心”字 ,转眼一个“聪”字就出现了;再如教学“森”字,先由课件分别从上、左、右顺次出现长得枝繁叶茂的树木,一起涌向中间,然后闪烁成一个“森”字。精彩的画面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字形,掌握了字义。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认识字形往往只注意了大体轮廓,写错字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是画蛇添足,有的是部件脱落,有的是部件更换。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进行字形教学,针对字形容易错的部位,用醒目的颜色,通过比较,特别是将关键笔画用闪烁的方式来提醒学生注意,从而加深印象。如教学“喝”和“渴”,首先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两字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在比较的同时,课件用醒目的颜色出示差别,同时出示顺口溜:喝水要用口,口渴要喝水。再如教学衣字旁的生字时,可将衣字旁的两点用醒目的颜色并闪烁呈现,这样能使学生加深印象,牢记衣字旁有两点。
在进行生字的书写教学时,可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演示笔顺,可在屏幕上先出示浅色的字,然后用黑色按笔顺进行书写演示,让学生对字的书写记忆犹新。
二、多媒体让孩子身临其境体会感受
多媒体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小学生难以感知的事物和现象,在有限的时间内具体、形象地显现出来。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介绍祖国各地风光名胜的课文,而这些对于我们的小学生来说,由于受时空的限制,其认识存在着缺陷,从而也影响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在教学这类课文时,运用电教媒体,适时投影,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地理位置,可使学生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即时进入学习情境,进行有效的学习。如教《桂林山水》这一课,当板书课题,质题后,学生处于渴望了解桂林山水具体情景的心理状态,此时放映“桂林的水”和“桂林的山”的特写镜头,可使学生进入水静、清、绿,山奇、秀、险的意境中,激发起他们对桂林山水之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为学生学习文中的词句打下了伏笔,提供了鲜明生动的形象。
感情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作用。学生只有融入情境,与作品中的形象息息相通,产生共鸣,才能真正使教学成为学生的内部需要,达到读懂课文、养成能力、升华情感的目的。
《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课文,它真实地再现了邓小平爷爷逝世后,其骨灰撒入大海时与全国人民永别的悲痛场面。这感人的情景,距离小学生的生活较远。邓爷爷为了党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赢得党和人民的爱戴和尊重。对于这一点,为帮助小学生理解透彻,在教这课前,组织学生观看介绍邓爷爷事迹的电视录像,以萌发学生的情感。教学时,为了烘托课堂气氛,唤起小学生情感上的共鸣,首先播放邓爷爷骨灰撒入大海的录像,同时播放哀乐,接着用一段富有情感的导语,创设庄严的课堂气氛。然后一边播放哀乐录音一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课文的感情基调。通过这样的电化教育,使学生的心灵与作者得到了沟通,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心理距离,便于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时产生丰富的联想,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对多媒体的深入挖掘,不仅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观察、综合、抽象,建立起形象,而且能充实直观材料不够完备和无法表述的内容,从多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尽量说出更多、更新的内容,以训练学生语言,培养学生的情感。
三、多媒体有效运用充实教学
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应该引起广大同行的重视,但这种重视必须坚持适量、适当的原则。有些教育者夸大了多媒体作为辅助性手段的作用,一味地追求,盲目地认为优质课少不了多媒体,用多媒体才能体现出教师的现代性,这势必会对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产生许多误区。在此提出几点在教学过程中不恰当使用多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希望可以引起同行们的思考。
1. 不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会使教学过程变得机械化,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和思维的发展。
2. 过多地运用多媒体会使教师的作用向不良的方向转变。
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能给我们带来诸多方便和好处,但也并不是使用越多越好。因为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让它替代教师的有创造性的工作,我们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合理有效的东西。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是多媒体所无法取代的,但有的教师一味地依赖多媒体,有时一节课,学生就看老师在讲台上摆弄多媒体课件,忙着操作键盘和鼠标,既不深入讲解,也没重难点的板书,“只见机器不见人,只见画面不见文”,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学生眼睛始终盯着屏幕,这是一种繁琐的单调,是由过去教师讲的传统的单调走向新的现代化的单调,如此滥用多媒体就有些本末倒置了。有时候或许课堂气氛热热闹闹,学生也很活跃,而老师忽视了教学密度,课后学生的脑子里也还是空荡荡的。任何情况下,教师都应该是课堂的主导者,语文作为“人文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精妙之处是机器难以完成的,所以老师的作用不能等同于放映员,多媒体教学也不能陷入华而不实的境地。
我们应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摸索、研究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使它日趋完善,从而更好地为语文教学的现代化服务。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最适合采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电化教学以它色彩丰富的画面,展现文字蕴含着的意思,创设所需要的情境。课堂上将那一框框有序无声的投影教材,通过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地观察、发现、思维、探索,变为一行行清晰在目的文字,化为一句句有声有色的语言,形成一幕幕耳目一新的意境。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使语文学科素质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