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当前最响亮的时代强音。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创新创造的主体。无论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还是“中国智造”,都需要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过硬的产业工人队伍,需要大规模布局合理、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更需要一大批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大国工匠。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当前最响亮的时代强音。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创新创造的主体。无论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还是“中国智造”,都需要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过硬的产业工人队伍,需要大规模布局合理、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更需要一大批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大国工匠。

  一直以来,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原因在于高水平技术创新人才的匮乏,远不能支撑我国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的需要。截至2015年底,全国技能人才总量为1.65亿人,占就业人员20%,高技能人才总量4501万人,仅占就业人员的5.8%,而一些制造业强国则占到40%以上。此外,我国技能人才还存在结构上的失衡:一是产业分布不均衡,在传统机械加工类工种多,新型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少;二是国企民企分布不均衡,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多,民企和中小企业少;三是年龄分布不均衡,四成以上的技师、高级技师年龄超过46岁,人才断档问题突出,年轻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双创”背景下,现代产业的飞速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与高技能人才

  大国工匠从哪里来?来自于高素质、高技能的产业工人。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我国产业工人的技能养成有三个主要渠道:一是相对完善的职业技能认证体系;二是以单位制和稳定就业为基础的“师徒制”培养体系;三是主要面向城镇居民的职业学校教育体系。

  改革开放后,大量非公企业、新型产业、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使得产业工人主体从城镇居民转变为农民工群体;体制内的“师徒制”空间急剧萎缩,传统的技能人才培养主要以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已难以满足现代产业工人大规模、多样化、高层次的培训需求。同时,原来相对完善的职业认证体系亟待与时俱进、更新完善。以职业类型为例,2015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显示,目前纳入职业资格认证的职业有8个大类、75个中类、434个小类、1481个职业。实际上,还有很多已经客观存在、但未纳入认证体系的新型职业岗位。之所以出现“技工荒”,主要是因为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难以满足工人对技能培训的需求,这也制约了大国工匠的规模化生产。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发展 人才培养,成就“大国工匠”

  创新驱动发展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都离不开一大批以具有创新创造、精益求精精神的大国工匠为代表的高素质产业工人。在此背景下,我国应该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优化培养“大国工匠”的制度路径。笔者建议如下:

  ——切实落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中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增加资源投入,进一步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步伐。

  ——探索建立政府、企业、工会、高校共同参与的职工教育组织体系,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职工教育培训网络。

  ——注重制造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职业教育经验,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产业发展为目标,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精神。

  ——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依托,开展面向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紧密结合农民工的培训需求,及时调整高等职业教育的培训对象,尽快把农民工培养成符合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的现代产业工人,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有机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犹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都是国民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说普通教育是“顶天”,那么职业教育就起着“立地”的作用。

  ——克服社会偏见,改善对职业教育的社会认知。加大宣传力度,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传承民族工艺文化中以德为先、追求技艺、重视传承的优良传统。结合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宏观背景和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舆论引导,切实提高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风尚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就业格局,让那些乐于传承、肯于钻研、勇于创新的大师技师真正成为年轻人乐于学习的榜样。

  (作者:李珂,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