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产生于欧美国家,近几年才在我国悄然落地,并默默地受到很多老师和学生的喜爱。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要在不断地探究中自然有序的进行。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实施翻转课堂值得教师不断思考和探索。

   值得教师不断思考和探索。

  一、翻转课堂的两个转变

  首先是教学结构的转变。翻转课堂课外的时间由学生自主把握,借助教师精心设计的任务包完成对新知识的接受和初步建构。课堂上教师不必再耗费时间去讲。在教师针对性地指导下,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完成更高层次的知识内化。其次是教学中心的转变。以学生为中心,由“教”转变为“学”。 传统课堂体现教师的教,教师是以向学生单方向输出知识的形式,学生很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在翻转课堂中,由于课前观看微视频,学生对新知识已经有所了解,带着问题进课堂。教师成为指导学生完成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也由接受的“观众”变成了思维活跃的课堂参与者。

  二、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作用

  语文是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为一体。新课标规定语文教学目标应该是三维的、立体的、多元化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它是一个相辅相成、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它所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语文课堂需要教师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官,进行思想的交流、观点的碰撞、 情感的沟通,很明显这些单靠语言是无法企及的。而翻转课堂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技巧的融合,却能促使这些目标更好实现。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模式

  教师要用心选择教学内容。不管翻转课堂有多么新颖的形式,其最终目的还是为教学服务。语文教学内容包罗万象,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用“翻转”这种模式去呈现的。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所要达到的目的不是通过一两节课就能立竿见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精心选择出具备翻转课堂操作可行性的内容。则是关于“如何做”的程序性知识,如语法、修辞等更容易制作成微视频,放进任务包中,而阅读理解、鉴赏等程序性知识则可以作为翻转课堂的备选内容。

  教师要精心制作任务包。作为语文教师,任务包的设计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除了学前任务单上要求的资料,还应有拓展性的材料。如学习古诗文时资料包中的资料除了常规的任务单,还应涉及到古代文学作品相关知识的资料包。此外,任务单是对学生学习的点拨和要求,是激发精彩的课堂生成的必备。比如《最后一刻》在课堂上由学生去扮演作品中人物,这个任务其实是对文本解读的更深拓展,学生要在课前花费精力去揣摩用怎样的语气、神情、动作表现人物的心态。课前任务就可以安排学生分组排练,互相指导,在课堂上呈现出成熟的表演。课前任务要摒弃以往的程式化的套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型灵活地安排课前任务,才能够与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细心监控学习行为。在语文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作出及时恰当的评价,对教学进度进行有效监控。翻转课堂提倡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前环节,教师要向学生明确提出上网查阅资料的范围和要求,如学习《鼎湖山听泉》要求学生制作PPT来介绍美景。在语文翻转课堂上,维持课堂秩序要比在普通的传统课堂上更加困难,教师必须合理安排学生座位,制订课堂纪律,防止出现“一锅粥”或“放羊式”的教学。

  教师要巧心设计课堂活动。课堂学习活动是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内化掌握的过程。那么教师在设计课堂学习活动内容时应该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设计,因才评价,使每位学生学有所得。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或高或低,理解也有所差别,所以每组每个学生的“先学”程度是有所差异的,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环节必须确保学生有效地完成了知识建构。课堂环节不仅是对完成任务的检查、问题的答疑和学习成效的评价,更是对学生所学进行归纳、整理和启迪,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提升。如《始终眷恋着祖国》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设计朗诵比赛环节。

  总之,对于语文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过程,这需要语文老师不断学习、不断努力,在翻转课堂的实施的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探索。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