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不断发展的当前,教育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互联网+”、慕课、在线学习、大数据、云计算等名词也炒得如火如荼。然而现实是,这热闹背后很难回避“虚有其表”的尴尬。

  核心导读:技术不断发展的当前,教育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 ”、慕课、在线学习、大数据、云计算等名词也炒得如火如荼。然而现实是,这热闹背后很难回避“虚有其表”的尴尬:信息技术(设备)在国内很多学校仍是“装点门面”或“锦上添花”的“摆设”和“玩具”。《苏州市教育信息化五年行动计划》明确:苏州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已从“投入驱动”进入“应用驱动”的阶段;而要真正地“用起来”“,接地气”才是硬道理,也是摆在教育人、技术人面前最难啃的“硬骨头”……

  不为炫、不为秀:“管用”第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10月下旬,2016信息技术条件下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展示研讨活动在苏州市第三中学展开。未来教室里,三中化学教研组组长易雯倩老师正在开讲“原电池”一课。学生每6—7人一组围坐在一起,人手一台PAD。教室讲台前,电子触摸“双屏”代替了传统的黑板,一块“屏”上播放着原电池制作实验的趣味视频,另一块屏幕上,老师把电极、电池反应的方程式书写下来。随后,到了学生自己画原电池设计图的环节,讨论、动手画一画、用PAD拍照上传,很快“双屏”上各组同学的设计方案一目了然,老师和同学一起点评……

  事实上,10月15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是现场视频连线这间未来教室,与苏州市教育局局长顾月华远程视频面对面,了解苏州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教育部长远程连线视察高中校,三中在国内是第一家。

  “其实并不是因为要开课,所以才把这些‘新式武器’用上,这就是我们平时上课的常态。”易老师说,“比如我们学生用PAD,并不是为了要显示课堂有多‘高科技’,而是看中了PAD的实时互动和上传功能——传统课堂上,我们不可能把每个同学的课堂练习答案这么快地分类、分析,并同步呈现,它确实对教学有益,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就用。”

  近年来,市三中一直走在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前沿。两年前,三中成为全市首批全面推广双屏教学模式、运用StarC软件尝试教学新形式的高中校。“所有的教室都有‘双屏’设备,网络全覆盖,海量的多媒体资源实时播放,也可课堂现场随时抓拍,老师都进行了培训,现在大家都已用得得心应手了,也尝到了甜头。”易老师说。她又向记者介绍了三中的每个班级门口的“电子班牌”,“很实用啊,班级信息、通知公告可随时更新;新高考方案实施后,选课走班制将成为常态,届时这块班牌的作用功能将更加凸显,可实时发布课程,并进行走班学生的考勤签到。”

  从小数据到大数据:尊重规律 个性化的教与学“体检报告单”

  红红火火的“大数据”和教育教学能“联姻”吗?三中用自己的理念和实践,打造了数据采集系统“极课大数据中心”,近一年来又让师生尝到了“甜头”。

  这是一套通过电脑客户端、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相互连接的,架构在学生、教师、家长三方的数据分析系统,系统通过具有图像识别技术的特制扫描仪,将学生平时的作业、试卷批改情况扫入数据系统内,而系统能根据教师的卷面批改状况,自动进行数据分析。“比如几份同样是80分的试卷,背后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却是千差万别的,但老师恐怕很难一一分析。”三中副校长夏正华说,“小数据时代,获取和分析过程中的数据成本巨大,因而教育教学方案主要依靠老师的经验、印象制定。”

  他解释说,目前的教育教学现状是,考试、作业的数据严重丢失。“我们的班级师生模式就是一对多、一对很多,老师工作负荷很大,很难手工统计、分析、跟踪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业发展水准,这就不利于有效地开展个性化教学、差异性教学,而高效教学的前提又是老师要读懂学生。这样的矛盾,在传统教学手段下是很难解决的。借助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我们就可以慢慢尝试起来。”

  “最接地气的是这款系统不改变现有学生作答与教师批阅习惯,扫描录入数据超高效,60份试卷分分钟就搞定。不增加老师负担,所以老师都很欢迎。”三中一位高三年级的班主任告诉记者说,每个学生有个二维码,每次作“业、单元练习或重大考试,学生只需多一道‘工序’:在规定区域粘贴条形码。然后年级、班级、个人的教学数据统计、报表就会自动形成。”

  对学生来说,高频错题本自动形成,错题一键导出,减负、省时不少;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业发展进程、学科知识能力优劣;这最大的好处是,学生可由此形成学业资源再利用的习惯,学习有效的知识管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对老师来说,教学无疑更加专业、精准:用数据支撑课堂教学。可以有针对性地讲解试卷,课堂评讲以倾向性错误为重点,离散性错误就可以不讲少讲了。教学效果动态发展情况如何?哪些知识点学生普遍掌握有困难?哪个学生需要个别辅导?……都有数据参考。分层教学、个性化作业精准推送也成为可能。

  “常态化采集、大数据运算,每个学生的各科学习都将形成一份个性化的‘诊断报告’。”夏正华说,“我们是这样总结的:收集小数据,形成大数据,让教育尊重规律,走向教育信息化;再通过计算、分析,把大数据变成有效的小数据,则是教育回归人性,实现教育个性化。”

  思考:好东西为何有时反成“负担”“不接地气”的信息化高耗低效

  采访中,夏正华副校长打开手机,让记者体验了“大数据中心”的强大功能。最近一次单元练习的各班平均分,各知识点的得失分情况,具体某一道题的年级、班级正确率,再到某一个同学的试卷分析,均一目了然。“我们的师生、家长通过手机或PC端,可随时查询各自权限内的相关内容,非常便捷。”他介绍,在三中,师生都达成了共识:信息化技术,确确实实对于推进教学精准化、学习自主化、管理自动化大有好处。

  相比之下,提起教育信息化,目前仍有些学校的老师们不积极,很大的原因就是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联姻’不接地气’;最要紧的一点是不能让技术、手段‘变成师生的负担。”夏正华说,市场上教育信息化的产“品很多,但不少仍缺乏用户思维,技术人员并不了解真实的教育教学实际,那产品也必然与实际运用脱节。事实上,我们的这个平台也是经过了三年多的实践和反复试验、修改,才有了比较成熟、理想的效果。”

  “今天这个网站,明天那个平台,对于基层老师来说,每天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够辛苦的了,还要额外做这些莫名其妙的‘任务’,老师能不抵触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业内人士曾向记者感叹: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很普遍,那就是把学校、老师、学生当“小白鼠”。许多IT公司、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单位,瞄准了教育信息化这块大蛋糕。研发的多媒体设备、电子书包等等,产品质量不过关、软件升级跟不上、操作程序还复杂。借助这些工具进行教学,不仅没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还给使用者平添了许多麻烦。“浪费经费不说,更主要的是耗费了教师、学生的大量宝贵时间,让老师们做了许多高耗低效的工作。这种把不成熟的产品直接推向学校、学生的做法,以及因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造成一线老师抵触教育信息化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