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顾名思义,就是微型课堂,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课堂相比,微课具有“位微不卑”“课微不小”“步微不慢”“效微不薄”四大优势。

  “ 具有“位微不卑”“课微不小”“步微不慢”“效微不薄”四大优势。

  然而,在实际运用中,一方面,很多不明就里的家长不惜血本到一些教学资源网站充值下载一系列微课视频,让孩子假期在家消化这些“网红大V”的微课;另一方面,由于微课属于无生上课,和师生都在场的课堂有很大的不同,很多教师并不买账。

  家长和教师对微课的评价之所以不同,主要是因为两者对微课和课堂的认识存在差异。

  其一,在教师眼里,课堂的生成是随缘而进、顺势而为,并非“彩排”。

  细查各教育网站微课,绝大多数偏向于游戏式、猎奇式、浅显的表现方式,有如一个“重口味”的教学大卖场。

  如同饱受诟病的优质课一样,微课为了“微小力大,四两拨千斤”,特别强调生动性、互动性和趣味性。为了追求授课形式上的引人入胜和人性化,微课不得不在教学形式和技巧上下足功夫。这本来是好事,但不幸的是,微课把本应一气呵成的深刻讲解,硬生生地切割在很小的时间单元里,知识与思想的传授失去了连贯性、逻辑性和深刻性。一句话,微课更像是表演而不是教学。

  其二,过度的技术介入,是课堂的灾难。

  微课的开放性使得准入门槛较低。而为了迎合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和所谓的“深入浅出”,授课教师被迫对较为深奥的问题进行庸俗化、表面化、肤浅化解释。

  再有,微课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这其实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试想,教师能为数百甚至上万人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和作业批改吗?显然不能。微课能做到的,无非是试图穷尽一切可能的问题与答案,然后菜单式地提供给学习者。

  更重要的是,微课不能关注孩子每一个微变化。学生的成长过程也是接受肢体语言的“熏陶”、利用恰当的时间“反刍”、不断“顿悟”的过程。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应该关注受教育者的人格养成,而这一点恰恰是微课的缺陷所在。

  诚然,微课最大的意义就是打破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性,使得人人都具有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可能性和条件,是时代发展进步的表现,但教师也应警惕对网络技术的依赖与崇拜,从小处着手,创建属于学生的课堂。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