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教室里,课桌变成了同学们围坐在一起的大桌子,除了课本每位同学面前还有台iPad。老师开始教授新一课的方式是在iPad上播放讲述新知识的动画片。讲课过程中同学们回答iPad上的练习题并传回老师,老师再根据学生答案进行讲解。
一间教室里,课桌变成了同学们围坐在一起的大桌子,除了课本每位同学面前还有台iPad。老师开始教授新一课的方式是在iPad上播放讲述新知识的动画片。讲课过程中同学们回答iPad上的练习题并传回老师,老师再根据学生答案进行讲解。
这是近日在吉林省吉林市举行的“全球未来教育大会暨‘互联网 教育’高峰论坛”上,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基础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为现场嘉宾展示的“未来课堂”。他表示,刚才展示的授课模式近一两年就会在中小学课堂中实现,甚至有些学校已经开始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
如今不少老师发现,除非使用非常有趣灵活的、采用先进技术的授课方式,否则学生难以像从前一样,在课本和传统授课方式下保持注意力集中。但对新的授课模式也有质疑的声音。
“非娱乐不学习”,迫使授课方式改变
最近,一位来自北京市某高中的学生发现,自己的注意力越来越难集中。“以前上课听讲还能专心听一段时间,现在我发现最多只能强迫自己专注地听不到10分钟,如果不借助各种吸引人的课件和视频,我想我都撑不下来一节课”。
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在网络等渠道的刺激下,学生的思维越来越“耐不住寂寞”。改进授课方式不仅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成为留住学生“专注力”的主要途径。
河南省郑州二中校长王瑞介绍,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该校在2011年就正式启动了信息化教学模式,“人手一个iPad”也已成为该校学生的“标配”。
这样的配置是否会让学生沉迷于电子设备呢?对此,王瑞表示,学校不仅会通过学校的管理平台,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一对一的分析,进行精准的教学,还会增加家长的互动平台,时刻保持与家长的日常沟通,保证教学成果。
目前,这样“煞费苦心”的教学改革已经在我国众多中小学中进行。记者了解到,除了信息化教学模式,国内不少中小学也开始尝试 等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个性化方式接受知识,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就不能够以讲授为主,而必须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讨论、反思,以此实现知识内化的移动功能。“我们应坚持学生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更多尝试研讨式的学习或者是探究式的学习,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意识、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应在参与互联网教育的同时,能够彰显每个学校教学的特色和水平”。
永远代替不了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
在“互联网 教育”的背景下,学校的教学正在经历一场变革。但不少教育界人士认为,一些需要传承的理念不应被轻易抹去。
对此,钟秉林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学校的人才培养得好,除需要做好教学工作,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校园文化和校风学风对于学生成长成才潜移默化的熏陶也至关重要。
钟秉林强调,学生发展性素质的养成,包括人际关系能力的提升、公共关系能力的养成、团队能力的养成,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从目前来看,只能在校园当中逐步完成,而不能完全依靠虚拟的环境,“信息化教学可以把一门课的教育做到极致,但是它不能完全取代老师”。
虚拟代替不了现实,张彦明认为,“信息化是教育的手段,不是目的,这是我们做教育工作必须要坚守的原则。而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实施,必须要源于课程,不能超界,不能跑偏。学生终究是社会的人、现实的人,需要学校教育来培养,一些传统还是需要教师来坚守”。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也表示,教师在人的一生成长当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可小觑,学校和社会在追求信息化教学的同时,应给予教师一个恰如其分的全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