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主办的第三届北京大学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人是如何学习的——技术回归教育本质”,由学习的本质、课程与课堂、技术·生活·未来三章组成,来自教育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小学、教育机构和企业界的近200位代表参加,秉承开放性原则对教育信息化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近日,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主办的第三届北京大学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人是如何学习的——技术回归教育本质”,由学习的本质、课程与课堂、技术·生活·未来三章组成,来自教育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小学、教育机构和企业界的近200位代表参加,秉承开放性原则对教育信息化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化处处长张拥军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他表示这次论坛的主题切中了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害,“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只有真正回归教育的本质,技术才有可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和潜能,教育信息化也才能有生命和活力。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晓宇在致辞时指出,这次论坛的主题抓住了当前教育技术发展的根本问题,研究人的学习活动的规律,把握教育活动和教学互动的本质,探讨信息技术在各种互动中的效果,对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具有基础性意义。
技术应回归教育本质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成功与否不是取决于技术有多先进,而是取决于能否找到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关键问题,能否找到利用技术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方案,能否把技术很自然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并形成信息技术支持下新的教学模式。”张拥军处长谈及教育信息化的关键问题时如是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素认为,不同的时代培养人的目标会有变化,培养人的手段会有变化,这是由时代和技术的发展决定的。但是,无论是传统学校还是未来学校,学校最重要的功能是培养人,这个教育本质是永远不变的。她认为学习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关于知识和信息的学习,另一个是关于个人成长的学习,学生既需要个性化的、面对面的学习,也需要群体性的学习。未来的学校应该是云教育和实体学校的统一体,其中云教育是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知识学习的问题,而实体学校是实践场,解决人的社会性发展问题,比如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等。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云杉在演讲时提到,制度化学校让人从传统的贫困走向现代的贫困,传统的贫困是缺少知识和教育,现代的贫困是教给学生很多知识和技能,但是也给学生带来无力感和无能感。学校本身让人失去了自主的学习,技术化学习需要思考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权和责任感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知识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教育最为重要的不是灌输知识,而是让一个人形成判断力。关于学习和教育的理解,刘云杉教授认为,学习首先是要有感觉,其次是记忆,然后是理解,最后是判断,这是学习的阶段性。童年教育绝对不仅是培养孩子的才智,而是培养他对事物的感觉,包括情感、仁爱等。教育是融合了心、手、脑的活动,心是指情义,手是指实践,脑是指概念性学习。
学习是如何发生的
技术只有遵从人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才能更好地助力教和学。台湾中山大学陈年兴教授提出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他认为人的认知不是只存在于大脑,事实上身体在学习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分享了从冰咖啡和冷咖啡心理实验中得出的一个结论,虽然过去我们认为人是靠大脑做决策的,但是有时候身体也可以影响大脑的决策。在这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身体是有记忆的观点,并且他和他的团队在实验中发现,一个只聚焦于大脑的学习系统和一个让学习者有身体参与的学习系统相比,有身体参与的那组学习者的反应速度更快。陈教授的观点提醒我们,在研发新的教育技术时,不仅要关注人的大脑层面的认知规律,也要重视身体层面的认知规律。
人类的学习行为如何发生,对学习的组织者来说具有很大挑战性。碳9学社创始人冯新认为,人分为社会人和校园人两种,校园人是指学生,校园让学生有条件把时间用在学习上,然后教育体系中实际上分为吸引力系统和压力系统,把学生放在两个系统中间,好比一个“三明治”,这样学习行为才能持续。他指出人一旦脱离校园环境就成为社会人,而社会人持续、大规模的学习行为至今尚未实现,技术也并没有改变这个问题。
学校需要怎样的技术
近年来,北京四中相继建立了四个分校,并成立了拥有三个集团成员校的教育集团。面临这些变化,如何促进分校和集团校的共同发展成为一个重要命题。据北京四中常务副校长常菁介绍,在当前北京四中的发展情况下,选择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条件成为必然,比如四中成立了网络实验班,通过这种网络方式将四中的优质资源以及一些特色课程,分享给更多的校区、分校和集团校的同学。
北京四中是一所极具人文精神的百年名校,非常注重人的心灵和精神的培育,在当今信息化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背景下,像北京四中这样重视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的学校来说,如何平衡人文性和科技化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常菁副校长表示,其实学校并不排斥将技术引入校园,相反我们要更多地考虑如何让技术更好地融入教学工作、学生活动和管理工作中。她认为每一个教育人都应该了解技术、理解技术,寻找技术与校内的教育教学恰当的结合点。例如,北京四中多年前就开始实践“双课堂”理念,三年的高中语文教学把虚拟课堂和实体课堂结合起来,每个学期高都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大型的网络写作活动,比如偶遇、采访身边的陌生人、诗歌鉴赏等,这种网络写作活动为教学带来了新意,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深度阅读,加强了师生和学生之间的深度交流。
北大附中副校长徐丹在介绍学校特色和对信息技术的需求时说,北大附中的办学特色是走班选课制、学院制、书院制。一般来说,中学有班级和年级的划分,但是北大附中的学生是由7个书院构成的,每个书院包含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把书院理解为大的行政班,学生在这里开展一些文化建设类的活动,但是它与上课没有关系,而上课的问题则通过学院解决。同时,北大附中有4个学院,学院是学科课程组织单位,包括开设国家规定课程的行知学院,开设深度课程的元培学院、开设基于通识教育的跨领域、跨学科课程的博雅学院,开设国际课程的道尔顿学院。在这样的管理特色基础上,北大附中通过走班选课制,将选课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一张自己的个性化课表。徐丹副校长介绍,对于这样一所实行走班选课的学校来说,虽然学生可以通过线上课程社区进行讨论,老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但是学校面临的痛点是,目前并没有给老师提供一个统一的、满意的平台。由此可见,走班制学校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化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技术对教育的作用是颠覆性的吗
“摧枯拉朽、疾风暴雨式的变革不会到来。人类的心理认知不会随着技术的变化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技术具有提升效率的作用,但学习流程本身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在谈及技术对教育的作用是否是颠覆性的这个问题时,冯新如是说。
北京四中常菁副校长表示,未来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一定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变化,教师的角色也有可能发生变化,但是教师不会消失。教育是人与人的事业,作为学校教育,时刻关注未来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任何技术都是有利有弊的,但教育必须以人文为基础。未来希望老师能掌握技术,像魔术师一样改变教学和学习的方式,而不希望老师被技术所掌控,成为一个个机器人。
北京市朝阳区教工委副书记刘丽彬认为,教育要满足社会人力资源和个人幸福奠基这两个需求,而技术是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手段,当资源无限丰富、手段无限多样时,人要回归理性,学习也会越来越理性。
技术对教育的作用不是颠覆性的,不论是提高教学效率,还是激发学习兴趣,使用技术的最终目的是辅助教学,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在未来教育的明天,技术唯有回归教育本质,以人文精神做基础,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