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三所具有省内高校领先水平的大学,正着手建设高水平大学。该如何建设高水平大学?如何通过建设高水平大学,带动提升我省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对高校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

  高校也需转型升级

  近十余年来,我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目共睹:全省现有普通高校87所,高校数居全国第15位;各设区市至少有一所公办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学校;拥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73万人,每万人在校生数居全国第7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3.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5个百分点。

  从办学规模看,福建已居全国中上水平。但另一些数据则不亮眼了:全省“985工程”高校仅1所;省属“211工程”高校1所;具有博士、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仅10所;重点学科和研究生培养总量都仅占全国的2%,特别是社会急需的工科和医学国家重点学科还是空白;省属高校重大创新平台、重大创新成果少。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当前,我省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推动高校同步转型升级也更迫切。

  因此,我省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的工作方针: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服务需求、加强监控。同时,我省将加强分类指导,促进特色发展,支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争创一流。

  省委、省政府决定,支持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这三所具有省内高校领先水平的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在今后4年内,我省将全面启动高水平大学首期建设,建设一批学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大学,一批服务水平高的应用技术大学以及一批示范性高职院校。

  “一校一策”找新路

  对高水平大学,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但仍有一些较公认的衡量尺度。

  我省提出,通过高水平大学建设,使这几所高校成为高端人才引进和培育的高地,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承接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推动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重要基地。

  既然是建设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应有一定的高度和难度。而三校建设基础、发展定位不同,须采取“一校一策”,由学校根据办学实际,自主确定建设目标任务,走一条建设发展的新路子。

  尽管三校建设的具体目标还在不断调整,但基本思路已形成。

  从今年开始,三所高校将首先在规模上“瘦身”,本科招生计划零增长,彻底退出专科教育,同时也不再新增以银行贷款或举内债作为资金来源的建设项目,而把人财物集中到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上。

  今年初,省财政已下达这三所高水平大学专项经费15000万元,每所高校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将主要用于剥离独立学院的补助、省级以上重点学科、重点人才、重大科研平台、重大科技项目建设,省部共建项目建设,博士、硕士学位点建设和工科、农科、师范类学科建设等。下一步,我省还将根据学校建设力度、建设成果来调整经费支持强度。

  转型路需机制规划保障

  建设高水平大学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投入。在这方面,我省并无优势。以福州大学为例,作为唯一省属211大学,该校1996年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三期建设中实际总投资2亿元,而不少东部地区同类院校每年就有数亿的专项资金投入建设。

  对此,省高等教育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福州大学原校长吴敏生指出,在可支配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高校应思考如何用比较少的钱,做比较好的事。

  “经费重要,运行机制和战略规划更重要。”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处处长林梦泉指出,高水平大学需某些拔尖水平,同时也更需关注一些普遍性的指标,如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打好架构等。

  为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将贯穿建设工作的各领域。

  据了解,我省将采取“增生不增资,减生不减资”的办法,促进高校主动按社会需求、办学条件确定办学规模,适当提高工科、医科、农林类等学科专业的生均定额拨款系数,重点支持学校建设特色学科专业,同时设立绩效奖励专项经费,对服务需求和内涵建设中取得的重大成果给予重奖。

  “大学最终产品是培养的人,而人才在相关领域发挥作用,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于嘉林指出,高水平大学建设不可能立竿见影,关键是高校如何抓住机会,找准定位,分配好增量资源,形成优势和特色内涵。

  “地方高校要更多服务区域发展,省里也应给高校更多自主权,从直接管理走向间接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冯慧玲建议。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