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无数教育改革经验表明,教育改革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能否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改革,决定了改革的深度和结果。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迅猛,为教师展示聪明才智创造空前的机遇。不过,现实中,我们看到,自上而下推动的教育信息化呈现出“两头热中间冷”现象,即处于顶端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处于底端的学生非常“热”,而处于中端的教师则相对“冷淡”。
  教师身上表现出的种种不正常现象,其背后是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束缚。第一,理论束缚。我们奉行的教育信息化“四阶段论”:“获得、应用、融合、创新”,多年实践证明是一条走不通的路,需要先“创新”,再“融合”;第二,应试教育体制束缚。面对深入骨髓的应试教育,信息技术不过是“蛋糕上的奶油”,难以大展手脚;第三,教学制度束缚。班级授课制就像是一块精致的瑞士机械手表,无论信息技术这个电子“部件”功能多么强大、多么令师生喜欢,都难以融入其中,而强行加入既显得十分蹩脚,又难以长久维系。 

  面对种种束缚,解决教师成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笔者认为应该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解放教师的心理 

  在教育领域,人们常将信息技术视为解决传统教育难题的灵丹妙药,但又瞻前顾后、固步自封。美国著名教育家、Logo语言发明人西摩·佩伯特教授曾以学校引入铅笔技术作隐喻,讽刺人类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胆小甚微的心态:当铅笔技术发明已经风靡社会,有人决定将其引入教育。为了慎重,人们决定在每个教室只放一支铅笔,因为给予每个小孩一项新技术,风险太高。如果能产生好的结果,那么接下来就在每个教室放两支铅笔。这看起来有些可笑,不过,我们的教育信息化不正在进行这样的尝试吗?佩伯特教授批评说:“在教室里放入一台计算机或6台计算机当作朝正确方向前进的步骤,是没有任何好处的。这就好比说爬树是向空间旅行的正确方向上迈进的一步。实际上,它不仅步伐小,而且方向还是错误的。”这种错误很可能给教育带来灾难。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人类历史中的许多灾难都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社会的变化总是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变化。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人们十分自然地欢迎和采纳那些能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的新技术,却拒绝接受新技术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因为采纳新思想、新制度和新做法总是令人不快的。”如何从心理上解放教师、大胆创新,摆脱教师像“小白鼠”一样的角色定位,是教育信息化应优先考虑的方向。 

  解放教师的智慧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我国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连片特困地区”是我国教育发展中的“短板中的短板”,其面临的最大困难在于缺少优秀教师,“城乡之间教育最重要的差距是教师队伍差距”。我国优秀教师分布极不均衡状况,是一个历史积淀下来结构性问题,靠传统办法解决,相当长一个时期都无法完成。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大山”隔绝了智慧,信息社会优秀教师的智慧与身体可以实现分离,让智慧跨越时空,向最需要教育的地方输送优秀教师的智慧。全日制远程教学就是这样一种我国独创的新型教学模式,利用卫星、网络技术实况直播、录播和植入城市名校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实现了东西部学生“异地同堂”、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目的。全日制远程教学改变了千百年来教师智慧自然分布状态,让优秀教师智慧得到百倍、千倍,甚至万倍的释放,同时,让“连片特困地区”教师得到优秀教师智慧的滋润、使其快速成长。经过10年发展,全日制远程教学已经覆盖了云、贵、川、藏、陇五省区近400多所学校、近百万学生、数万名教师受益。 

  解放教师的“手脚” 

  传统课堂教学配置的人力资源严重不足,一名教师要面对几十名学生,很难关注到每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教师“帮手”,极大地增加教师教学能力。像在南非、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教师利用计算机教学系统中“速度测试”功能,来训练学生四则运算技能,让学生在6分钟内做运算题,看学生做了多少道题、做对了多少,然后,给出PI值(成绩指数)。PI在15以下表示学生这项运算技能不合格;15-25表示技能合格,基本掌握了;25-35表示良好,技能基本达到自动化了;35-45表示比较优秀了。“速度测试”训练十分重要,相当于让学生做“思维的体操”,如果学生没有很好掌握四则运算这些低级的思维技能,技能没有达到自动化,那么,他到初中就很难进入下一阶段高级思维技能的学习了。PI是南非研究人员利用一个国家,甚至世界多个国家学生学习四则运算时所产生的大数据,而研制出的成绩指标。有了PI就有了衡量每位学生、每所学校,甚至每个国家学生学习四则运算的自动化程度客观标准了,从而让数学教学由经验走向科学。 

  早在2001年4月OECD召开的“ICT与教育”论坛上,与会人员就已经认识到:必须将教师放在教育信息化变革的中心位置上。今天看来,实现这一目标仍任重道远,需要智慧和勇气,破除条条框框,真正解放教师,否则,我们真有可能像佩伯特教授所警告的那样,以为“爬树是向空间旅行的正确方向上迈进的一步”。(张杰夫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