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如果你的年龄小于20岁,你就是数字土著;如果你大于20岁而小于40岁,你是数字移民;如果你大于40岁,且拒绝使用网络和数字技术,那你就是数字恐龙。
所谓数字土著和数字移民,前者指从小浸泡在电子科技从产品中成长的人,后者是对数字/电脑时代来临时已经长达成年人的统称。
科技已经重塑我们大脑。教育研究也必然要关注信息时代的“学与教”,并改变传统以经验和思辨为主要特征的研究,转变为以基于证据和大数据(全样本)为主要特征的研究。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20年,教育要素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也给土著和移民带来了影响。
媒介上,数字媒体正走向多维、普及和自然交互;学习空间上,虚拟的网络学习空间成为每个学习者的必备,网络学习空间人通,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学习分析评价上,基于大数据、过程、发展性等方面,由齐步走,变为个性化发展,多元发展;教师教育目标上,创新创造能力培养成为教育的重要方向。
这个时代,“数字移民”正在教授“数字土著”。走向智慧教育是数字新生代的呼唤。信息化必然走向智慧教育。不过如今学校的教学却并不那么智慧。
一、教育内容太过时。信息技术课程教材严重滞后。据某省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该省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相对高中更为先进,要求也更高。但是,高中教材却很陈旧,很多信息技术老师还是就已经过时了的教材讲教材,老师不善于学习,不学习的情况很普遍。与此同时,大学阶段的现代信息技术课程新编教材还对投影器幻灯机加以介绍。
二、不科学的应用先进技术。投影成为老师讲课的提词器。多媒体为“倒霉体”,PPT为“骗骗他”。给学生带来的是“人灌+机灌”,与增进智慧相距甚远。研究生培养,更是培养了若干不会研究,没有研究能力的硕士生。甚至连博士都不能搞研究。
三、“教与学”方法运用缺失。教师花费一节课时间讲授PS软件图层运用等类似情况,屡屡存在。
信息技术正在变革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变革必须以学习方式的变革为前提并与之相匹配。教育研究必须关注信息时代的新型学与教方式,并改变传统以经验和思辨为主要特征的研究。
以 的学习情境是以“课堂教学”或“自学”作为学习情境而假设的,还远不能适应数字土著对学习情境多样化的诉求。
进一步研究还可以发现:1.目前学生喜好的学习方式与学校提供的方式之间存在巨大鸿沟,最普遍的反映是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的那样专心学习;2.新型数字鸿沟将存在课堂内外之间和学校之间,即由学校信息化差异带来的“次生数字鸿沟”;3.教育系统正在变革的浪潮与全社会传统教育思维习惯的冲突。
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必须熟悉和研究新一代学生喜欢和需要的学习方式,把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习当作自然科学问题来研究,优化学习环境,努力提升“数字移民”和“数字土著”在信息化环境中的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