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进入了大规模集成应用时代。在教育信息化领域亦是如此,之前的教育信息化主要是以学校为单位开展的,这样做的优点是简便易行,缺点是可能会造成各个学校之间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并且容易形成信息孤岛,不利于资源共享。
当前,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进入了大规模集成应用时代。在教育信息化领域亦是如此,之前的教育信息化主要是以学校为单位开展的,这样做的优点是简便易行,缺点是可能会造成各个学校之间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并且容易形成信息孤岛,不利于资源共享。更为重要的是,过去许多学校都是由学校的信息技术或者数学物理等教师兼管信息化工作,但是随着师生用户对信息技术的安全性、稳定性、易用性要求越来越高,这些老师越来越难以应付工作需求。因此,以县区为单位开展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工作逐渐被提上了日程,并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笔者在对一些区域教育信息化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要想快速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需要坚持如下原则:关键在局长,根本在课堂,重点在应用,突破在创新。
关键在局长
区域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听起来很美,但是实施起来很困难的工作,它涉及到大量的人、财、物等资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首先,涉及部门众多,包括教育系统内的教育信息化部门、教研部门、管理部门、众多学校,还涉及到企业和政府,这显然不是具体的教育信息化部门能够独立协调的。
其次,开展区域教育信息化,并不只是将学校的服务器搬到区域中来,而是要在开展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契机,对教育工作流程进行再造,提升工作效率。因此,要想真正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就需要区域教育负责人(比如教育局局长)高度重视,进行顶层设计,在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整体考虑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从政策、经费、人员等各方面全力推动。
根本在课堂
目前,随着信息化的全面推进,管理信息化逐渐受到重视,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快学校和政府教育管理信息化进程,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加快了管理信息化的进程,比如区域办公系统等等,确实节约了办公成本,提高了管理水平。
但是,教育的根本在课堂,管理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从区域层面上强调管理信息化不应以忽视课堂教学信息化为代价,仍然需要花大力气提升课堂教学信息化水平,仔细研究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在教室安装更加简便易用的 ,这就比区域自己建设局域网要快很多。甚至有的区域直接将相关业务整体外包给企业,效果也不错。
当然,要实现持续创新,就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在这个高速变革的时代,企业越来越注重研究,教育更是如此。建议由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企业和高校一起联合组成研究团队,针对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开展研究,不断提炼、归纳总结成功模式,以便向更大范围内推广。同时,还应该开展一些前瞻性研究,为十年、二十年后的区域教育信息化积累经验。
总之,要想更好地推动区域信息化发展,就需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而实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目标。(作者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育技术系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