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荣怀 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教育技术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黄荣怀 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教育技术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教育技术和知识工程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完成和在研项目70多项,主持研制了我国新世纪网络课程标准、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标准等。 日前,由北京师范大学主持的“全国中小学网络生活方式调查”结果发布,当中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有很多描述,这些数据怎么和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联系起来?对于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有何具体的指导意义?记者就此采访了教育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荣怀。 变革学习方式的前提是要先了解学习者 问:有人说:“如果你的年龄小于20岁,你就是数字土著;如果你大于20岁而小于40岁,你是数字移民;如果你大于40岁,且拒绝使用网络和数字技术,那你就是数字恐龙。”数字土著作为在全新的环境中成长的新一代人,我们看到了一些与以前不一样的现象,却不知道在他们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面对已经变革的学习对象和信息化环境,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是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 黄荣怀:今天的学生乐此不疲地从网上下载音乐,随时自拍并上传照片,在微信和QQ等社会媒体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收发电子邮件,他们难以坐下来专心读书甚至难以专心面对面地与人聊天。 世界传媒大亨鲁伯特·默多克在2005年4月的一次聚会上曾经说道:“像在这个房间中的许多人一样,我也是一位数字移民……另一方面,我的两个小女儿将是数字土著,她们将永远不会知道一个没有宽带因特网访问的世界会是什么样……我们永远不能变成数字土著,但我们能够而且必须融入他们的文化和思维的方式。” 从学习与教学的层面看,信息技术正在变革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变革必须以学习方式的变革为前提并与之相匹配,管理方式的变革必须服务于学与教方式的变革,教育研究必须关注信息时代的新型学与教方式,并改变传统以经验和思辨为主要特征的研究,转变为以基于证据和大数据(全样本)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变革学习方式的前提是先要了解学习者,他们是怎样学习的、怎样生活的和怎样利用网络的。 进一步研究后发现:1.目前学生喜好的学习方式与学校提供的方式之间存在巨大鸿沟,表现为教师对新一代学生特征的不熟悉和家长对自己孩子行为的不理解,最普遍的反映是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的那样专心学习了。2.新型数字鸿沟将存在课堂内外之间和学校之间,即由学校信息化差异带来的“次生数字鸿沟”,以前普遍存在的数字鸿沟是由区域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带来的信息化设施和信息化人才储备不均衡而导致的。3.教育系统正在变革的浪潮与全社会传统教育思维习惯的冲突。 建多元化的微课评价标准提高产品的利用率 问:微课作为一种新事物,适当的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是必要的。当前微课建设潮流已经形成,高校和中小学正在投入相当资源,通过评价标准的导向作用,可以避免明显的误区和偏差,提高产品的利用率,节约教育资源。现阶段如何逐步健全和完善评价体系和游戏规则?如何能让微课的学习者包括学生、教师,以及各类感兴趣的社会公众,愿意学、愿意用、愿意评? 黄荣怀:早在2003年至2007年间,我曾主持过一个中国与英国的数字化学习比较项目,发现中英两国的学生在电子文本阅读和提问上存在较大差异,我们的学生在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和通过归纳文本材料内容而提问等方面相对较弱。在2008年我曾与北京交通大学陈庚教授一起曾调查了16所网络教育学院,在无干预和学习引领的情况下,平均每个单元的访问率为10%,即每100位学习者只有10位曾访问这个单元的资源。这个比率与慕课的成功率大体相当。 微课其实是一种特殊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教学活动过程的记录。在一些微课大赛中,除了要提供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要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从理论上讲,微课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1.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2.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包含简短而完整的教学活动。视频长度以5-10分钟为宜。3.它是从有利于学习的角度去制作的,重心不再是教师如何教授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