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翻转课堂”与教育观念变革的关系。“翻转课堂”就其自身来看,可能会有兴衰演变,但无论其何去何从,教师都不妨将之作为一个契机,进一步深入思考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问题。

  关注“ ,次数多了,理解了,成绩也就慢慢提上去了。现在,能考到七八十分。“看不懂的,多看几遍;或者停下来,想一想,问一问”,这样的学习状态是在传统班级授课形式下无法实现的。
  “翻转课堂”为学生的差异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它不仅满足了学生学习时间的不同,还照顾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兴趣、学习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上海静安区小学“社会性与情绪能力养成”项目的一节“委屈”课上,教师考虑到学生情绪体验的性别差异,同一故事视频提供了“男生”和“女生”两个版本,避免了学生作为异性旁观者无法感同身受的问题。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一些学校的英语课,根据教学任务,学生有的由老师用教科书面授;有的用平板电脑,看教师定制的微视频;有的打开类似网易快译通的软件,看图解、听读音;有的用QQ、微信与同学聊聊教学主题,或向外地甚至国外的同伴、师长求教。科学课,学生围绕教学主题,打开百度百科、维基百科之类的专题网站,搜索相关知识;也可以登录到世界顶级大学的网站,如北大、哈佛的虚拟实验室去看相关的实验。
  教师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
  针对“被动、高控制性、无法顾及学生差异”的教学弊端的反思和改良,“翻转课堂”借助先进信息技术凸显“主动”、“交互”、“差异”等教学本质和规律,推动了课堂变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还有什么比让学生积极主动发展更具价值的呢?因此,在我看来,“翻转课堂”适用于中小学的所有学段、学科,涉及的具体操作问题值得我们努力去实验探索。但如果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审视,固守“以讲为中心”的传统理念,我们就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教师首先应转变对学习的认识,学习不只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是理解、运用、在交互中解决问题的过程。要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扩展学习空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集信息、获取知识、交流经验、批判反思。“翻转课堂”不是简单的教材“搬家”,不是外加环节,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负担,更不是利用技术强化对学生在课外校外的控制。
  教师还要转变对学生的看法,应该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承担责任。没有自主学习的体验和实践,不“呛点儿水”,学生是长不大的,也无法学会学习。教师要积极思考以怎样的内容、形式成为学生学习的发动者、维持者和激励者。因此教师应更准确地把握学情,选择教学内容和任务,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教师要以海纳百川的开放心态,借鉴、尝试各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教育技术,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翻转课堂”不是一种固化的模式。比如,微视频不一定非要自己制作,互联网“云”中的文本、课件、视频、讨论都是教学的资源;学生自学不一定都在家里,课前、课中、课后,校内校外都可以是学生学习的舞台。如果我们忽视对“翻转课堂”内涵、价值的审视和把握,囫囵吞枣地盲目效仿,就会迷失于技术或者表面层面,一时热闹,终归沉寂。 湖北省来凤县民族小学利用平板电脑进行教学。该县教育主管部门投入专项资金,为县民族小学和实验中学配备了一批平板电脑。目前他们正在探索如何应用平板电脑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