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障碍的孩子失去了获取听觉信息的通道,需要通过视觉等其他信息渠道去补偿,其实他们对信息化的依赖性比普通学生更强。

人手一台iPad,特殊学生的课堂真精彩

  听力障碍的孩子失去了获取听觉信息的通道,需要通过视觉等其他信息渠道去补偿,其实他们对信息化的依赖性比普通学生更强。

  数字化教学正在改变我们的课堂,而对于残疾学生而言,改变的也许会是他们的名誉和人生。在日前于南京市聋人学校举办的“聋教育1对1数字化学习国际研讨与分享活动”上,南京聋校涵盖了语、数、外、物等学科的36节iPad教学开放课,令来自国内外高校、聋校的两百多位代表耳目一新。

  突破时空,课堂学习更丰富了

  课堂上,师生人手一台iPad平板电脑,教与学的信息突破时空距离快速传递。208教室,唐宁宁老师在为七年级学生上语文课,主题是“我们的学校”。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拍摄的校园美景被逐个播放,有画面、有解说、有配文,每个人的作业都有展示机会。在308教室,高一(2)班“病房呼叫器电路设计”的物理课正在进行。观看了医院呼叫器电路的视频后,杨颖老师请同学们讲述自己的观感。十几位同学的答案通过iPad同时呈现,杨老师快速点评。

  “平板电脑促进了师生的互动,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把自己的学习感受及时传给老师,班上的同学都能看见他人的感受,大家自主学习共同思考”。唐老师感叹:课堂变化真大!她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以往语文课上,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很片面。比如讲“杯子”这个词,老师出示实物告诉他们这是杯子,而当他们看到另一个造型的杯子时,就不知道那也是杯子了。现在用了平板电脑,学生在学习一个名词时可以同时看很多图片或视频,对事物的理解更丰富了。

  迎接挑战,教师教学不断出新

  日新月异的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了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的进程,给各类残障学生创造了更便捷的学习环境,也引发了特殊教育教学观念、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与变革。南京聋校地理老师朱峰告诉记者,使用iPad上的软件,老师可以轻松地制作电子书,书中可以插入图片、声音、视频,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时修改。同时,老师可以将需要学生阅读的内容推送到每个学生的iPad上。

  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下,学生借助iPad广泛查阅资料自主学习。课上,老师仅仅照本宣科已经不适应了。朱峰老师表示,上课前,他会思考、设计很多东西,并将一些资料放到ipad上。比如,讲解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他会事先做很多准备,将图片等上传到平台,让学生自己拖动少数民族的图块,会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引进移动教学平台后,教学变得丰富了,教师也在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拓展空间,帮助学生融入社会

  由于学生有听力障碍,导致他们极少接触社会,生活圈子很窄,平板电脑在为学生拓宽知识面的同时,更为他们打开了了解社会的窗口。在南京聋校,平板电脑不仅被应用于课堂教学,在班会等学生活动及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中也被广泛使用。从教室到操场到宿舍,学校数字化教学全覆盖,平板电脑成为学生移动的课堂。从2012年开始,南京聋人学校实施数字化1对1教学,如今学生人手一台苹果平板电脑,学校成为中国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中唯一的“苹果杰出学校”。

  “听力障碍的孩子失去了获取听觉信息的通道,需要通过视觉等其他信息渠道去补偿,其实他们对信息化的依赖性比普通学生更强”。该校校长孙荣宝告诉记者,盲人学校传统的手语教学方法有很多缺陷,比如很多手势十分接近,师生的沟通要借助语境去猜想。而聋人学生并不存在语言障碍,早期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发展语言功能。他表示,希望移动设备能成为这些学生的“拐杖”,帮助他们像普通学生那样获得信息、了解世界,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