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宇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教育史和教育现实问题的研究……

  周洪宇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教育史和教育现实问题的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将给中国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信息技术如何助力中国的教育综合改革?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教授。

  信息技术如何与教育深度融合?

  记者:从宏观上看,信息技术正在对教育发展产生哪些潜在影响?

  周洪宇:最近30多年,信息技术给教育发展带来了3次重大变革: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的微型化和快速普及,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于教学过程,对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起了积极的助推作用。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使网上在线教育得到发展,不仅出现了网络学院、开放大学等依靠互联网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还使广大学习者在终身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互联网实现了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第三次是近几年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各种移动终端的创新和发展,大大增强了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对学习者的服务能力,并进一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人们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学习途径和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

  记者:从微观上看,信息技术对教育内部改革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周洪宇:从教育内部来说,信息技术不仅为教育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拓展了教育资源,还推动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的变革,最重要的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发展带来新的理念和动力,使教育内容、方法和模式发生深刻变革;信息技术提高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信息技术支持有效学习;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将更加充分满足学生甚至包括教师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求,使教育更加以人为本。

  记者:信息技术与教育怎样的融合才算是“深度融合”?

  周洪宇: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个概念出现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经过了漫长探索,但信息技术对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却不显著,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还未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对教育的正能量没有凸现,谈不上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不是一般的技术应用,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相互促进。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运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与模式,实现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并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的需求,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范围内选择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根本任务。

  记者: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中国教育该如何应对?

  周洪宇:我们必须主动适应这一转变,加快推动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着手布局教育信息化,力图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

  记者: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于当前正在稳步推进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有怎样的推动作用?

  周洪宇:我认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首先,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我国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在师资水平、办学条件上存在明显差距。如果按照常规途径解决,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教育信息化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将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并依托互联网、卫星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等公共信息基础设施,便捷高效地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扩散,较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信息化也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创造了便利条件。

  其次,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将促进教育体系的深层变革。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带来了教育体系中教与学的“双重革命”,需要加快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在教学方式上,通过构建网络化的教学体系,使学习方式由被动式向主动式、互动式学习转变,泛在学习、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逐渐成为现实。在教学资源上,通过构建智能化的平台,提升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更低成本、更广范围共享,大大提升了学习效果和教育投入效率。在教育管理上,通过构建教学、管理、科研等信息化系统,实现扁平化管理,使教育管理更加科学精准。

  再其次,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是创造泛在学习环境、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国际互联网掀起的“数字化生存”风暴风靡全球,信息技术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开放平台,在任何自我能支配的时间、任何能上网的地点,以任何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内容。尤其是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平板电脑和手机等各种移动终端的创新和发展,大大增强了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对学习者的服务能力,并进一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是创造泛在学习环境、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一方面可以创造无所不在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使所有学习者都能随时、随地、随需开展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将学习主体由在校学生向全体国民扩展,学习阶段由在校期间向人的一生延伸,再辅以学分积累、转换和认证机制,就能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打通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渠道,形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为构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