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新学期伊始,新海高级中学校长李宏伟向全体教职工推荐了两篇关于教育教学的文章:《基础教育接轨“慕课”:一场已经到来的革命》《“ 放在校园网上,供学生在课前学习,如凭借该校省生物课程基地的优势来打造生物课程的微课。本学期,将把这种方式推广到所有学科。
李校长还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省教育厅还将在全省中小学范围内开展微课竞赛。这是一个面向全省的面广量大的活动,要从校级竞赛、市级竞赛,最终到省级竞赛,在全省范围内掀起慕课的风暴。该校目前正在整合资源,通过深入研究,把知识的重点、难点,通过信息技术的制作,展现慕课的特点。在此项工作中,该校提出了“先人一步、高人一筹、位居一流”的目标和要求。
打开电脑来学习
数字化学习风暴
据美国培训与文献学会统计,过去十年间知识总量翻了一番,而预计再翻一番的时间将缩短至一年半。可以供学习的内容以指数倍的速度增长,人类已经进入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专家认为,对于学生来说,如果要在有限的学校学习时间里用原有的学习方式来掌握今天的知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而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则会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有着信息储存量大、信息形式多样化、搜索使用信息极为方便等优势,学生很容易就能在网上查到自己要学习的内容。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开展电子网络教学已经不是什么新闻,学生用着电脑、平板电脑等工具进行课堂教学,我国也不断开展试点和实验项目。
记者在网上搜索“慕课”,跳出了若干个慕课网站,记者在其中一家慕课网上看到,其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文学、教育、工科、经济、电脑、流行文化……虽然针对中小学学生课程的还比较少,但微课的数量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以往的一些网络课程大多都是将老师上课的内容拍摄并记录下来,而慕课则仅仅是一段或多段4、5分钟的视频,学生通过视频前的学习目标等内容了解课程大致情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视频。在这样一家慕课网上,有学术视频近10万部,学生既可以学习自己课本上的内容,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进行更大范围的学习。
促成师生角色转变
课堂发生了翻转
记者从新海高级中学学术部主任孙运利处了解到,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为“信息传递”,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第二个阶段为“吸收内化”,是在课后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吸收内化”阶段常常会让学生感到挫败,丧失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完成的,老师不仅提供了微课视频,还可以在线为学生进行辅导;“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学生观看了教学视频之后,是否理解了学习的内容,视频后面紧跟着的四到五个小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检测,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如果发现几个问题回答的不好,学生可以回过头来再看一遍,仔细思考哪些方面出了问题。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能够及时地通过云平台进行汇总处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视频另外一个优点,就是便于学生一段时间学习之后的复习和巩固。评价技术的跟进使学生学习的相关环节能够得到证实性的资料,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生。
“翻转课堂”的时间带来了师生角色转变,教师变成辅导员、助学者、引导者、帮助者,在教学中,要掌握新的教学技能,它们要进行微课程设计;要为学生进行学习课程设计;要根据学习反馈实时调整教学,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组织技巧,让学生变成了主动学习者、自我导向学习,学习中遇到困难可以随时向老师及同学求助,无错误积累,增强了学习积极性,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
近年来,我市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从“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又经过“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建构式生态课堂,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李宏伟校长认为,慕课的引入,翻转课堂的推进必将使我市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改革向更高层次发展。
慕课这种教学方式对老师的要求也更高,老师要能够制作微课,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要形成知识的内化,对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的要求也比以往更高,对教师的理念也更为重视。
“慕课进入中国后,影响到中国的基础教育,这将对缓解盲目有偿家教产生积极的作用,它甚至将引发全民学习方式的变革。”李校长表示。
慕课
学生喜爱并期待
在新海高级中学,就慕课这一话题,记者采访该校高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小海表示,上学期,已经在校园网上看到了生物学科的“慕课”,尤其是对重点问题的讲解,可以反复地看,直到理解为止。“对于这些问题,平常都是请教老师或同学,有时的确是弄懂了,但有时也是一知半解,有了慕课,我可以随时看,反复地学,既能掌握重点,解决难点,又能温故知新。”
学生晓涵表示,高中教育指向是高考,如果能将各学科的知识点、必考点和历年的高考真题,作为慕课的内容,让同学们有针对性、有自主性地选择学习,必将提升学习效率,受到广泛欢迎。“我们非常期待这样的慕课,哪怕有些课程是收费的,只要我们需要,也是在合理的收费范围内,我们都愿意学。”
该校高一学生小丽表示,自己在寒假里看了多节慕课,“我在网上寻找自己喜爱的内容,有的和高中学习课程有关的,更多的是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很多是国际著名高校的课程,我认为这种学习方式太简单、太直观、也太有效了,在电脑前,就可以学到各种知识。”
相关链接
高校课程走进慕课平台
2013年,我国不少高等学府纷纷与“慕课”平台合作,将课程放到网上。北京大学《20世纪西方音乐》、《民俗学》、《电子线路》和《世界文化地理》四门课程在著名的“慕课”平台edX网站上线。与此同时,清华大学的两门课程《电路原理》和《中国建筑史》的课程介绍也出现在该平台,并向全球网民开放注册。
2013年,清华大学打造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学堂在线”正式开放,这是全球首个中文版“慕课”平台,本月中旬,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7门课将陆续上线。
北大在edX推出的全球共享课受到热捧,截至去年10月7日,北大10门课程的注册人数将近37000人,已超过该校本部在校生人数。2013年10月17日、18日,清华大学两门在线课程《电路原理》和《中国建筑史》在edX平台开放,至10月9日,前者选修人数约7500人次,后者选修约5500人次,两门课选课者已达13000人次,其中8成以上学习者为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