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互联网"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微博、微信、MOOCs等各种在线学习资源虽然数量众多,但内容却良莠不齐,浪费了学习者的大量时间和精力。那么什么才是"好内容"呢?如何才能创造出好的学习内容呢?
什么才是"好内容"?
对于任何一项内容,都有生产者(创作者)和消费者(需求者)两种角色,二者有时候是一致的,有时候则存在相当大的时空距离、心理距离。从内容生产者的角度看,"好内容"要符合专业、精炼、有教学设计(便于学习和应用转化)的标准;从内容消费者的角度看,"好内容"要符合学习者的需求和学习特质、尽可能贴近学习者的应用场景的标准。
基于上述两个评判维度,我们可以将内容划分为四种类型:
奶酪:如果内容具有精准、专业的特点,并有相应的学习设计和应用指南,符合学习者的需求,与其应用场景相匹配。毫无疑问,在这种情况下,这类内容是大家最期望和公认的"好内容",正如美味、营养、易于消化吸收的"奶酪"。
鸡肋:如果内容具备了精准、专业的特点,也有相应的学习设计,但是不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与其应用场景不匹配。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不能完全说内容不好,但实际学习与转化、应用效果可能不理想(因为若不符合学习者的需求,难以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因为学习场景与应用场景的差异影响学习转化),恰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粗粮:虽然这种内容符合学习者的需求,应用场景也与其实际相匹配,比较有用,学习者也愿意学习,但遗憾的是,内容的提纯度和专业度不高,比较初级或粗糙,也没有进行学习设计,如同"粗粮",虽然可以填饱肚子,但营养不够。
垃圾:有些内容不精准、专业,纯粹是胡乱拼凑起来的,或完全经不起推敲,也无学习设计,用比较单调的方式交付,而且不符合学习者的需求、与其应用场景不匹配。这类内容就像"垃圾食品",虽然成本低廉、生产快捷,但没有营养和价值。
打造"好内容"的四项策略
在线教育或学习是一个系统或整体,它离不开技术、内容、学习设计,也离不开学习者的动机、参与热情、知识结构、学习风格,以及与他人的互动,甚至组织乃至社会环境等要素。对于在线教育或学习系统,我们要有系统的思维模式和方法,摒弃线性思维。
在我看来,打造"好内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 量身定制
没有人会否认,内容是为学习服务的。因此所谓内容的好坏,最有发言权的只能是学习者,评价标准只能是学习效果。毫无疑问,对不同学习者,内容的好坏其实因人而异,关键看是否满足其需求。
在企业的实践中,有很多案例能印证上述观点。例如,在银联培训中心,内部开发的与工作紧密相关的自有内容,受欢迎的程度远大于从外部采购的精心设计与制作的通用内容;在万达学院,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万达内部讲师开发的与学员日常工作直接相关的课程,相较于外部专家主讲的某一个专题知识或技能(与工作相关,但并非直接帮助其解决问题)的培训,更加受欢迎。
当然,要想为每一位消费者都提供"量身定制"的、符合其个性化需求的内容,在很多情况下可能成本高昂或不太现实,但是,也并非不可能。一方面,要激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让其去自主搜索、寻找适合自己的内容;另一方面,尽可能细化内容,或以员工的工作任务为基础,为某一类人群提供定制化的内容,提高内容的针对性。
二、加强知识的萃取和提炼
随着Web 2.0时代的来临,我们正处在"自媒体"时代,不仅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博客等渠道发布内容,还可以通过强大的搜索引擎搜索到几乎任何内容,甚至可以在免费的教学网站开设课程或学习知识。但是,从学习的角度出发,互联网上的"内容"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良莠不齐,且存在定义不准确、断章取义甚至是错误的现象。因此,要想打造"好内容",必须加强对知识的萃取和提炼,或者找到"内容专家"。
三、注重业务场景匹配
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最佳实践表明,内容的设计应以情境为依托。基于学习者的业务场景模拟真实环境,不仅有助于直接帮助员工解决问题、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学习的转化。事实上,相当多的学者相信,知识不同于信息,它依赖特定的情境,并与行动能力相关联。因此,从学习者的需求出发,结合其业务应用场景来设计和交付内容,才能提高学习的效果,才叫做"做出好内容"。
四、精心设计转化策略
内容是为学习服务的,因此,好内容要有相应的应用指南和转化策略,即如何促进学习者消化、吸收这些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促进能力和行为的改变。从这种意义上讲,"好内容"不能只是"裸内容",还应该包括教学转化策略设计、学习路径规划以及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以适应不同学习对象的需求。